第76章 闪闪发光

第(1/2)页

杨予兰离开后,万启蝶脑中的思量就没有停下过,从林润庄处知晓的,从报纸上看到的,都在佐证杨予兰口中的刻不容缓,但曾经的经历,让万启蝶不敢试错。要怎么告诉萧凛才周全,到底要不要告诉萧凛?问题往往越想越挣扎。

        张副院长来向她汇报工作,万启蝶之前提出的“谋生计划”,张副院长结合自己的经验,认真复核之后,做出了一定的增减。万启蝶将依照张副院长筛选后的清单,去联系相应的工坊,院里十二岁以上的孩子,将在这当中选一个工坊去做学徒。

        十二岁的孩子算不上成熟,万启蝶想让他们习得一技之长的同时也拥有一次决定自己人生的富余选择,当前的生活不会等着他们成熟过后再给他们考验,就像曾经的她一样,但,至少他们还有得选。这是万启蝶在见过郭庆兰之后,交出的“授人以鱼还是授人以渔?”这个问题的答卷,也是万启蝶对孩子们的守护与温柔。

        四岁的仙仙,十二岁的孩子,万启蝶都愿意让他们自己去选,萧凛呢?萧迩玲呢?他们是比万启蝶还要成熟的人,万启蝶又有什么理由挡住属于他们的选择呢?

        当万启蝶意识到了这一点,便不再挣扎了。

        和萧凛独处的时候,万启蝶将杨予兰找她的事告诉了萧凛。得知一切后的萧凛并不像万启蝶那样惊讶。

        思虑片刻过后,萧凛缓缓开口:“明天我送你去慈善总会,此事,你就别管了。”

        万启蝶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事情被萧凛主动接了过去,杨予兰没有想到,魏华扬更是没有想到。资本如何在政局不定之下求生?这个问题在见过了德法资本颠覆的萧凛脑海里,一直存在着。

        年轻的他单凭经历,眼界十分有限,所以他酷爱读书,尤其是和经济有关的书籍。他书桌的抽屉里锁着一本书,一本并非着眼经济的书。书的作者是位先进的经济学家,却又不只是个经济学家。书中所写的社会关系,将萧凛所处的阶级一批再批,送他这本书的法国人本意是想借机讽刺他、借机发泄对他的不满,却没想到萧凛竟将此书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将书中的一句印在了脑海里。

        “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

        这位作者的书,他买了一本又一本,看多了,抽屉里那本书里对社会关系的剖析,也变得顺眼了些。那些尖锐的批判,细细读来也并非全盘的否定,反倒是给他所在的阶级提供了另辟蹊径的发展方向。辩证的看待批判,是萧凛从中学到的最深刻的哲理。

        也正是因为如此,一直坚持资本中立的萧凛最终和杨予兰达成了一致。

        在一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巷,一个送牛奶的少年挨家挨户的敲门推销自己的牛奶。

        “女士,订牛奶吗?当天挤当天送的新鲜牛奶。”少年眨巴着眼睛望着开门的人。

        “不用,谢谢。”

        萧迩玲正欲关门,少年却拦下了门。

        “萧女士,我送您一瓶,您尝尝再做决定。”

        将牛奶瓶塞到萧迩玲手中过后,少年转身跑走了。

        两日后的北京,顾程卫的桌上,堆叠如山的文件中夹着一份报纸,报纸的一角被折起,顾程卫展开报纸,看到了萧迩玲传达给他的加密讯息。顾程卫合上报纸,打开抽屉,抽屉里的雪茄很久没动过了,他取出一支,雪茄在他的指间被点燃,吞云吐雾间,他的脑中百转千回,他的立场也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考验。

        没过几日,在苏州的萧凛也陷入了困境,万启蝶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中德医药的新闻:药品被扣,医院的运营被接管,背后的萧氏恐遭当局严厉制裁。

        萧凛的办公室,cheney和萧凛对坐着,cheney回国之前特意来了趟苏州找萧凛,商议好了公事,cheney劝萧凛与他一同回法国,放弃中国的市场。

        “萧凛,你姐夫的话你不妨考虑考虑,表姨表姨夫的处境也堪忧,跟我们走,至少能保全你自己。”坐在一旁的康蔚亭帮着自己的先生劝自己的表弟。

        康蔚亭是萧凛姨奶奶的孙女,也是康季璃的堂姐,萧凛去了法国过后一直到萧凛十六岁,都和她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所以在她心中,萧凛和她的亲弟弟没什么两样。

        “不至于。”

        “等到你觉得至于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生意人趋利避害,但不会因为风险而却步。”

        “审时度势,萧凛你懂不懂?”

        “姐,你的中文水平真是越来越好了。”

        “萧凛,不是让你以后都不回来了,等国内局势明朗了,再回来也不迟。”

        “一有困难就鸟兽散,然后再回来坐享其成,所有人都抱有这种想法的话,国将不国。以前我没得选,现在我想自己做主。”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听话。”

        “姐,回国没多久你的中文水平就进步了如此之多,你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叫血脉在召唤。”

        “真不想和我们一起回法国?”

        “放心,以后我会去法国看你和姐夫的。”

        “cheney,onnepeutpasleconvaincre(cheney,我们说服不了他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