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偶遇

第(1/2)页

十月节还没到的时候,冒峰副都督周正阳就已经发现了不对,因为手下禀报说沥水城内出现了不少陌生面孔。

这事立刻就引起了周正阳的注意,特别是丁毅的出现更是让他心里产生了极大不安。这位丁将军并不是打着寻亲的名义来冒峰的,而是奉韩天峰之命前往南吴,想要修复两国的关系,只是正好经过冒峰府而已。

多了个心眼的周正阳在丁毅将要离开沥水时虽然率文武相送,可是暗地里却在十里长亭提前布置了三千人马,结果这些人正好和准备埋伏的侦缉司人马相遇,于是双发大打出手。

丁毅见状知道事情已经无法隐瞒,于是便只能强行出手,可惜他连同副将和随从也只有不到三十人,又怎么可能是有所准备的周正阳的对手。最终丁毅以及手下全部阵亡,侦缉司的两千人马也在损失大半后匆匆撤离。

事后周正阳几乎没有犹豫,一边传令将冒峰府的三万多人马全部集中在沥水,铸石城以及北部的横岭城。另一个方面,周正阳下令征召已经退出军伍的老兵,并且开始在冒峰府全境征集新兵,并命这些人全部往三城集结。

周正阳明白韩天峰绝对不会只派丁毅而来,他后面必定有朝廷大军,凭自己的这点人马想要守住冒峰全境根本不可能,目前唯一可行的就是保住南北两座城池以及自己所在的沥水。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想为将要到来的南吴大军保留一条直达韩境的通道,只要坚持到南吴出兵冒峰,自己的计划就算成功了。

横岭城总兵朱廉刚把附近的驻军调回城中,征西将军廖立就率领两万人马杀到了城下。虽然仓促迎敌,可横岭城地势险要,再加上城中兵马不少,所以一时之间谁都奈何不了谁,于是双方就在城下对峙了起来。

不过周正阳的计划还是出了问题,因为铸石城守将韩康对他起兵造反的事不但明确反对,而且还将沥水与南吴的交通要道掐断。好在韩康并没有起兵攻打沥水,而是将所有人马集结在铸石城防备南吴,这才让周正阳送了一口气。

李剑进入冒峰并没有取道横断城,而是选了东部的一条小路,这条路虽然难走,可是沿途没有什么大的城池,再加上周正阳把军马都调到两座城内,他才畅通无阻的到了王府城附近。

荷叶镇,一座人口不到一千的小镇,因为位置有些偏僻,平时并没有什么人经过,所以百姓的生活几乎没有被外人打搅过,就是五年前的保国公之乱和四年前的韩吴大战这里都没有受到过影响。

没想到就在五天前,荷叶镇南面突然来了一支三百多人的队伍,据说他们原先驻守在王府城,因为接到调令才往沥水与大军汇合。

听到这种解释,荷叶镇里长一头雾水,往北这条路难走不说,最主要的是它根本到不了沥水,如果一直向北,最后能横穿冒峰直达北边的颍州府,那里可是直属岳州的。要想去沥水最近也最快的是沿大路穿过铸石城一路向北,最多三天路程,这支人马放着大路不走为什么跑这里来,难道要绕一圈再回沥水?

数天以前,引兵在王府城镇守的督尉于震接到铸石城守将韩康的书信,让他做好应付南吴入侵的准备。可没过两天,周正阳的将令就到了,命他尽可能率领所部回归沥水。

两道相反的军令让于震一头雾水,他派人出去打探后才知道出了大事,不过这也让他陷入了两难境地。一边是自己的大王,一边是自己的都督,帮那边都不合适,思索再三他想起了荷叶镇,与其在王府城受夹板气,还不如去那里躲一躲。

不过于震不可能和里长实话实说,他告诉里长,如今南吴可能攻韩,他奉命前来驻守荷叶镇,为的是防止小股吴军从这里直入大韩腹地。里长听完非但没有怀疑,反而建议于震将镇门关闭,防止吴军细作由此进入韩境,所以这几天的镇门一直处于关闭之中。

里长无条件的信任让于震吃了颗定心丸,因此这几天过的也算舒心,可没想到这天刚吃完晚饭,镇门口的守军就进来禀报:“都尉大人,可能要出事,适才我看到镇北路上出现了一匹战马,可马上之人见到镇门紧闭后就圈马回去了。”

于震沉吟半天道:“镇北那条路不但崎岖,有些地方还险峻异常,大队人马根本无法通行,怎么会出现骑兵?有没有派人出镇探查一番?”

军卒道:“大人,您不下令我们哪里敢擅自出镇?再说,真要是探马,我估计也是朝廷的大军,一旦出去被碰到,您说可怎么办?”

于震骂道:“真是个废物,碰到又怎么了?朝廷的大军是大韩的军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