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向导的疑惑

第(1/2)页

  第一次见到圆形饭桌时,李剑很是好奇,谁想今天的姬星等人也是一样,看着他们土包子的样子,这让他十分惊讶。

  芥川自古就是大梁的土地,自己不知道这些东西有情可原,怎么姬星他们也不知道?

  不过李剑不会傻到问这个问题,刚刚才将大梁武将的怨气平息,现在再说这个纯粹是火上浇油。

  圆桌也有圆桌的好处,那就是没有真正的主位与客位,所以众人一番谦让后便各自落座。

  这张圆形桌子有些大,大到可以坐下二十多人。

  姬星以及随行文武不足十人,董刚这边带着两人,而李剑更惨,只有他一个。

  于是偌大的一张桌子非但显得异常空荡,而且有意无意的变成了三国鼎立,只是李剑这边确实太过单薄。

  李剑对此非但不以为意,反而第一个站起身开始敬酒。

  董刚在沙场上是一名好汉,没想到在应酬上也得心应手,这让李剑十分惊讶,在他的印象中,董刚就是大老粗一个,什么时候这么有涵养了?

  董刚有涵养,却不是所有人都有涵养,随着喝的酒越来越多,在座的大梁武将话也开始多了起来。

  董刚见状冲李剑举起酒杯:“凤鸣侯,你我原本同殿称臣,可后来因为误会,你离开大韩独自闯荡。如今已经在大梁站稳脚跟,也算成就了一番基业,真是可喜可贺,末将在此敬你一杯。”

  李剑面带惊讶的看着董刚,这个王八蛋明显是在转移视线,难道非要众人在大帐里打起来不行?

  想到这里,李剑起身道:“董将军,这话可不敢当,我只是在梁王的默许下经营长安,等时机成熟,长安何去何从还尚未可知。”

  李剑话音刚落,一名姓刘大梁武将起身举杯道:“李将军年轻有为,自从你出任庐河太守以来,百姓安居乐业,城池日渐富足,听说如今的庐河就连地痞无赖也几乎绝迹。为此,我代大王敬将军一杯。”

  李剑淡淡一笑:“有句话叫百姓安才能天下安,李剑在长安所做一切,不为自己的名不为利,也不为哪个君王,只为长安安定,天下安定。”说完后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不等对方继续开口,李剑已将酒重新倒满:“刘将军为了梁王安危,不顾风险执意相随,这份勇气着实可嘉,我敬你一杯。”

  刘将军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身为大将,为国家战死沙场乃是人生之大幸。若是稍有不如意便转身而逃,忘却君王之恩,不顾礼仪廉耻,与禽兽何异!”

  李剑微微一笑:“人生在世,若是不辨忠奸,不识好坏,为了一个所谓的忠字,惹得刀兵四起,黎民涂炭,百姓哀嚎,又如何配在世上走上一遭?若是能让天下太平,四海宁静,就算落得一世骂名又有何妨?大丈夫行走于世,无愧于心,一心为民,忠奸善恶,后世自会给个公道。”

  刘将军还想开口,却见姬星起身道:“诸位,今日承蒙董将军盛情款待,你我共同敬他一杯,早早安歇如何?”

  李剑用眼角瞟了下大帐外仍挂在半空的太阳,最先起身道:“梁王说的有理,董将军为了迎接我等,也是日夜操劳,喝了这杯酒,还是各自安歇的好。”

  出了大营,李剑和董刚并马而行:“你个王八蛋,什么时候学了这一套?把我也套在里面。”

  董刚笑道:“我是楚州大都督,总督楚州湖州事务,要是不多学点东西还不让人笑掉了大牙。”

  李剑叹了口气:“楚州也好,长安也罢,原本都是大梁的土地。这些土地陷入我手,或多或少都和我有些关系,他们对我有怨言也正常。”

  董刚说道:“若不是大王嘱咐,我还真想会会姬星带来的这些将军。武将嘛,本就是马上见高低。”

  李剑哼了一声:“刚夸了你一下,混劲马上又上来了,我和你说,以后要多学学那些儒将,我总觉得一味拼杀不是好事。你想想,两军交锋稍微用个计策就会让许多兄弟保住性命,为何还要让他们横尸沙场?都是爹生娘养的,说没就没了,你就忍心?”

  董刚叹了口气:“你说的对,胜仗是不该用人命填,那样的话多少人都会拼光。不过你哥哥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学的了吗?”

  “活到老学到老,学海无涯,知道不?没有学不了,只有你想不想学。我听说长安书院正式启用后,有一门课业就是专门教人打仗的,不过好像还没有找到好的老师。”

  董刚不解道:“你什么意思?难道行军打仗也和识文断字一样,人人都要会?”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