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秦同学,你知道《诗刊》么?

第(2/2)页

,那应该真的无疑。

“那首诗你应该写完了吧?”许景程问道,要想收录到诗刊之中,其硬性条件之一就是要完整的诗。

“许教授说的是‘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么?”秦颂问了一嘴,他还有首诗在网上在网上也挺火的,就是‘天上白玉京’那首,也是诗仙李白的作品,薅羊毛可着诗仙一个人薅。

那首全名叫做《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全文还挺长的,他没准备将这首诗写出来,全诗的内容和思想境界,完全不是他现在能够企及的。

作为一个合格且成熟的文抄公,一定要有选择的抄!以不暴露自己为首要任务。

“嗯,对。”许景程应道。

“写完了。”

“写完了就成,那你把全文发我邮箱上,合格的话,我亲自给你写诗评。”许景程将自己的TT号码报给秦颂。

作为燕大教授兼《诗刊》主编,许景程可谓是一字难求,能亲自为一个大学生写诗评,是一种莫大的荣誉,代表着他已经半只脚迈入了文人墨客追求的至高殿堂。

商人逐利,文人追名,对于作家而言,一个好名声,千金难易。

秦颂若是开局就得到文坛的认可,李建章和宋炫明之流,又怎么敢骑到他头上拉屎撒尿?

不过是捡软柿子捏罢了,看他一介新人,得了薇渤征文活动的一等奖,犯红眼病。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没有背景,谁都敢上来欺你几下。

“行,没问题,等会就发你邮箱里。”秦颂应了下来,作品能被《诗刊》收录,那是大大的好事,他不可能拒绝。

许景程笑着说道,“对了,你到时候把银行卡账号也发过来,我们《诗刊》不像薇渤财大气粗,举办个征文活动一等奖就有二十万,稿费虽然不是很多,但该给的也不能少。”

《诗刊》作为华国唯一的国家级刊物,基本和泱视是一个路数,代表的荣誉至高无上,给的报酬少的可怜。

即便如此,依旧有不少文人墨客就算倒贴钱,也要抢着上。

“这个……”秦颂沉吟了一会儿,几百块钱,拿了没意思,“许老,稿费找个靠谱点的公益基金,你帮我捐了吧。”

“也成。”电话那头明显愣了一下,许景程还是第一次接触像秦颂这样有趣的年轻人,对他倒是多了几分兴趣,脑子里突然冒出来一个念头,不然挖了李爱国的墙角?

想干就干,许景程挥动锄头,语带蛊惑的说道,“秦颂啊,你有没有考虑,或许可以来燕大上学?”

“燕大作为华国排名前列的高校,文学系更是在国内外都享有美誉啊,你要是来燕大,我亲自带你。”

李爱国若是听到许景程这番话,只怕会大喊一声,老许你个贱人,挖老子墙角,不讲武德,劝你耗子为汁,莫要自毁前程!然后狂按DF二连,贴脸开大,断头台跳斩血怒!

“啊,这,不必了吧,我在洋城大学挺好的。”秦颂也没料到对面会说出这番话来,果然,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的,自己的光芒,已经耀眼到这般地步了么?

“行,不急,你可以先和家里人商量商量,或者什么时候有空,来燕大瞧瞧。”许景程见秦颂拒绝,也不勉强,客气的发出了邀约。

燕大,作为华国至高学府,是每位年轻人心目中的梦中情校,等你来了,看过了,自然会改变主意!

“好的,那我先谢谢许老了。”秦颂是没准备去燕大上学的,虽然燕大的高校排名更靠前,但他去了燕大,显然无法像在洋城大学这般轻松自在。

挂了电话,秦颂先向李爱国确认了许景程的身份,确实是《诗刊》的现任主编。

那就没问题了,秦颂脑海中回忆着《行路难》,一个个优美的文字,从他指尖翩然起舞,化作桥梁,贯穿古今。他好似梦回古代,和诗仙李白一起面对满桌的美酒佳肴,却心中郁闷,拔出宝剑,环顾四周,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冰封了河川,想登太行,莽莽风雪早已封山,只能感叹一句,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帆起航,横渡沧海!

《行路难》整首诗一共八十二个字,以秦颂单身五十年的手速,甚至用不了五分钟就完成了,将文稿发送到许景程的邮箱。

完工,今天又是充实的一天。

而另一边,燕京大学,许景程带着李爱国同款老花镜,盯着电脑屏幕。

“叮咚。”邮箱的消息提示音传了出来,“喂,小王,你过来一下,把我打开邮箱。”许景程熟练的叫过来一位年轻老师,帮他操作。

他的年纪比李爱国还要大上一些,对网络邮箱这类新兴的东西,实在是玩不明白。

“哎,好嘞,许老。”独立的办公室外,一个年轻的大学老师连忙放下手中的课本,一秒也不敢耽搁,起身走进许景程的办公室。

……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