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林邑之战,席 刘之争

第(2/2)页

坚决,直接表现出了对攻破林邑都城,活捉范梵志的渴望,作为将领,谁不想立头功?尤其是这样的灭国之功。

    大家平日里关系好归关系好,上了战场,该争就要争,没有办法退让。

    薛万彻闻言,也是一脸凝重,看了一会地图,随即目光坚定的看向刘仁轨。

    “大帅,要不我们赌一把,不用去接儋州的大军了,如今这里我们有三万人,足够了,直接全力进攻,三日之内攻破多农!

    攻破多农之后,不休整,大军直接往马援铜柱方向行进,至于粮草,如今这里储存的粮草足够我们食用二十日,这二十日内,我们从林邑之中收取粮食。

    多农城中我就不信,找不出足够大军食用半月的粮草,届时一个多月的时间,足够我们攻破真龙,活捉范梵志了!”

    薛万彻更加疯狂,他同样也想拿那灭国之功,想法比刘仁轨还要激进,尤其是粮草方面,直接想着以战养战,掠夺林邑大军的粮草补给自身,以加快行军速度。

    一旦这样做,那么他们这里就不能陷入持久战,遭遇林邑大军必须要速战速决,一旦被拖住,粮草危机就会出现,大军直接面临溃败之险。

    刘仁轨听闻,皱着眉头沉思起来,对于薛万彻的这个想法,刘仁轨也很是心动,但心动归心动,刘仁轨更加清楚,他是主帅,必须要为全军负责,在他眼中,本就是必胜之势,完全没有必要为了自己取得那灭国之功,而将整个大军拖入险地。

    片刻后,刘仁轨缓缓开口。

    “薛将军,如今我们大军本就胜券在握,林邑覆灭是必然,为了与席将军他们争夺灭国之功而将大军置于险地,不好,非统帅者所能为之。

    本将固然向往那灭国之功,固然想要证明自己,证明我对得起大王的看重与信任,但是我必须要为全局考虑,这里的大军,占据大王一半的绝对精锐,决不能这样犯险!

    此言不可再说,不过,原定的策略也可以进行改变,在马援铜柱那里有一港口,那是当初的隋军所建,但过后遭到废弃,虽然不方便登陆,但也可以进行。

    先从儋州运送一月粮草,以及五千军,从马援铜柱那里进行登陆,从儋州到那里,需要二十日左右的时间,我们必须要在二十日内,攻破马援铜柱,这样还能有机会争一争。

    就这么定了,薛将军你做好准备,也不要等明日,现在天色尚早,直接对多农发起进攻,不能让多农的敌军有更多的准备!”

    听着刘仁轨的布置,薛万彻心中也满是认可,他提这样的建议,因为他是将,他的职责是取得胜利,而非考虑全局,刘仁轨是帅,刘仁轨的职责不仅要考虑胜,还要考虑整个大局。

    这就将与帅之间的区别,一个是战术,一个是战略,统筹全军,放眼全局。

    薛万彻认可,不仅是刘仁轨已经展现出来的军事天赋,最为重要的是,统帅的职责刘仁轨做到了,能够克制住那份心,灭国的功劳都能忍住,这才是一个大帅应该做到的。

    随即薛万彻当即领命,下去之后整备大军,直接对多农发起进攻。

    随后两日,在薛万彻与刘仁轨的进攻,成功在多农登陆,随后一日便攻破多农,大军简单休整一夜,随即以薛万彻率领一万军为前锋,刘仁轨率领一万五千军在后,五千军留守多农,为大军保障后续的粮草以及增援通道。

    薛万彻急行军七日,便是抵达马援铜柱,在大军休整一日后,立即派出哨探观察敌情,两日后开始对马援铜柱展开进攻,然林邑大军占据地利,薛万彻接连进攻三日,虽有斩获,但大军推进却是遭到阻拦。

    在刘仁轨率领大军到后,连功三日大败林邑大军,随后薛万彻领军前往废弃港口接应从儋州而来的粮草以及大军。

    休整一番过后,薛万彻再次率领五千军为先锋,刘仁轨率领一万军在后,向着真龙前行。

    而另一边的席君买与谈殿,接连二十七日的推进,又一日攻破新容,大军休整三日,席君买以谈殿为先锋,率领大军直奔真龙。

    (本章完)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