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京城重工

第(2/2)页

由他们设计制造的第一批全自主生产国产配件组装的起重机上市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但不久就出现了液压件漏油现象,车间里的师傅直接又加班加点赶制了一批新液压件送过去,但不久同样的问题又发生了,这让众人都非常丧气。
  听说今天机械厅联合东城起重,特意要来车间查找问题,大家不由地开始犯起了嘀咕。
  “你说国外的技术咋就这么厉害,人家生产的液压件怎么就是比咱们的好呢,我们工程师照着人家的样子画出来的,一样的技术把我们做出来咋就漏油呢?”
  “谁让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没办法。”……
  作为参与了这次配件设计加工的季建泽心底也暗暗叫苦,他是毕业后就进入了金城重工的,这两年一直跟着自己的导师赵永春在车间实习。
  此时赵永春也已经带着省厅的一众人等走进了车间。
  季建泽也随着众人围了过去。
  赵永春领着众人来到加工液压件的机器旁边,齐筱亭开始观察这台机器,近距离地排查。
  机器是S国的设备,实际上齐筱亭也没有随身携带什么检测设备,此时围在这里的大多都是经验多的老师傅,前来调查的大领导,行内专家,轮不上秦桂梅说话。她就踮着脚尖在后面看了一眼,没有多事,开始打量起旁边的机器。
  “感觉不像机器的问题。”齐筱亭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这种机器是S国产的,实在挑不出什么毛病。”
  来的路上他就将材料整体检查过,现在看到机器,便直接说出看法。
  “我们排查下来也认为不是机器的问题,你的意思是……”赵永春抬眼看着运行中的开关,“加工的毛病?”
  “不好说,但至少机器没大毛病。”齐筱亭转而望向其它几台机器想了想:“这种通过提高加工设备的精度,在加工阀孔时不光要保证其尺寸与要求一致,还要减少阀孔压砂的可能性。操作好的技工不该出问题,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一切细小以及荒唐的失误全综合起来看的话,其实还是有突破点的。”
  “那就是说,认真排查,还是可以找出突破口的?”那边的省厅领导季爱民问道。
  “我们厂制定了标准制度,”这时车间主任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一直按照操作记录规范操作,每一个小操作都不会漏过。”
  秦桂梅看着车间墙上的标语“品质源于细节,细节塑造辉煌”,想起了ISO9000标准在C国是1988年开始采用,但是国有企业真正实施还要等1996年,那么现在京城重工实施的标准制度必然不是ISO9000:1994族标准版本。
  她不置可否,转而看向旁边一台正在运作的机器。
  旁边机器的物料刚投入进去,切削机迅速进行加工和定型,看起来十分高效。
  这声音……秦桂梅不禁皱起了眉头。
  同样挤不进人群的季建泽,注意到了这个跟随众人进来后就好像是在车间闲逛的瘦小女孩,看到她盯着运转的机器皱起眉头,于是走上前来问:“你是东城起重来的吗?是不是没见过这种机器?”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