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北风刚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断(续陆)

第(1/2)页

桃林草庐内,张小公爷难得的亲自在着墨挥毫。

        唐伯虎、徐经、王守仁等诸弟子,则是垂首而立。

        这画面看起来有些诡异,毕竟他们的年纪看起来可都比张小公爷大上不少。

        然而在小公爷面前,却是如此的恭敬。

        “伯安,对西南你有何看法”

        今天找他们这些弟子来,自然是小公爷有所安排的。

        王守仁之所以从王守仁变成了王阳明,龙场驿站的悟道是其中少不了的因素。

        张小公爷不希望这样的一位圣人,没有悟通自己的道。

        他更希望的是,自己后世来的知识与王守仁的道能够做到一定程度上的融合。

        这样会更适应于大明本身。

        可现在龙场驿站没了,或者说不再具备悟道的可能性。

        环境更为复杂,也更为安全的西南边疆便成了张小公爷为他预选的悟道之地。

        “国朝磨合,还需时日老师已将两国根基拔除,余者不足为患。”

        王守仁冷静的垂首,低声道:“只是还需再行教化,命其习我华夏文统。”

        “并弹压不法,避免各家货殖会过度搜刮而反弹”

        关于西南事宜,其实王守仁很早就考虑过了。

        当时张小公爷做出抓捕西南各路读书人的时候,王守仁首先就是大吃一惊

        随后急忙找到了王越,王越这沙场老将又读过夫战争述的自然一下子看出其中关键。

        “大手笔大气魄大决断”

        这就是当时威宁伯的评价,这份评价叫王伯安目瞪口呆。

        好在威宁伯很快的将张小公爷所思、所想,掰开揉碎了给王伯安说了一遍。

        他这才恍然大悟,国朝要想彻底掌控西南则非此法不可

        安南之乱说到底,就是当地豪族聚集所生。

        若是不将那些豪族彻底铲除,这样的乱象只会不断的爆发。

        然而要彻底的铲除他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张小公爷这一手驱虎吞狼之计,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几个豪族为首的是虎,那些放归忠心归明的降卒是豺。

        由他们从上至下全面撕咬那些豪族,才能够保证这些豪族全数被灭掉。

        “化安南、东吁文统为我华夏文统,以我大明官话为其言语”

        王守仁顿了顿,沉声道:“如此一来,其国即便不归属我大明”

        “又和与我大明之地何异哉”

        是的,若是执行到那一步确实他们已经跟大明无异了。

        名义上是一国,国君有、国臣亦有。

        但举国耕地、最大的货殖都被大明所控制着,连边疆防御亦是大明所属。

        如此之下,他们跟大明本土有甚区别

        顶多就是个放大版的土司而已,还是没有兵权的土司。

        “邃庵公如今在西南主持各项事宜,恐需副手相助。”

        张小公爷微微一笑,对于王守仁的回答似乎很是满意:“若是愿去,可与西涯公说项一番。”

        眼见王守仁感激的点头应是,张小公爷则是转向了唐伯虎。

        “伯虎,你生性跳脱、略欠沉稳。狂放恶习虽改,然秉性难移”

        小公爷的一番话说的唐伯虎面红耳赤,不由得连连拱手。

        毕竟唐伯虎都那么大了,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要让他做出改变,这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所以对唐伯虎的安置,才是最头疼的。

        唐伯虎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这个毛病,所以先得很是尴尬。

        若是叫他作诗写词丹青笔墨,他自问在师兄弟中独占鳌头。

        可其他的事宜,他很多时候就不成了。

        尽管这几年在小公爷的收拾下,他勉强能够应付货殖事宜、朝堂诸事。

        然而很多时候,他还是明显的感觉到力不从心。

        因为这些本来就与他性子相左,这导致的是他做的很痛苦。

        “你且先随我出去一趟,回来后再行安排罢”

        张小公爷终究是决定,要把唐伯虎带在身边。

        然后看看他的特质,是适合做啥。

        “衡父,你且先回江南一趟。”

        张小公爷很无奈,弘治皇帝分明就是要他去清扫江南。

        鲁东、豫南、冀北这三地还好,毕竟都在京师附近可以大军镇压。

        可到金陵就有些麻烦了,大军过去动静太大。

        要找个由头把合适的人放过去,在不惊动那些人的前提下布置好动手事宜。

        “带着这封信去,到了江南自然会有人跟你联系。”

        徐经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赶紧躬身应是。

        剩下的就是李兆先了,对于他的问题张小公爷早就考虑好了。

        “徵伯,你有两个选择。”

        李兆先很激动,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