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亲临问行策,围炉之畔话春秋(下)

第(1/2)页

张小公爷所言的早有准备是真的,在船上的时候他就已经在考虑此事了。

        大明,或者说在大明之前、大明之后的王朝。

        对于自己的规划基本都是一片空白,这种空白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他们的固步自封。

        但从后世而来的张小公爷却很清楚,规划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需要明确的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要做什么。

        中途或许会出现变故,但终极的目标是不会变的。

        立下一个目标,继任者才能知道自己需要往哪里去。

        这犹如是海上航行,有指北针、航海图至少你知道自己要往哪儿走。

        倘若是这两者全都没有,航行在茫茫大海上很少有人能不崩溃。

        唐伯虎匆匆下去,很快的妙安、足利鹤二女便跟着过来了。

        “二位师母说必须亲手交给恩师,所以”

        唐伯虎有些窘迫,倒是张小公爷笑了笑拍着额头道:“是为师考虑不周啊”

        “此事的确是为师吩咐的,因为事关重大所以当时不敢有丝毫懈怠。”

        安抚了一番后,妙安、足利鹤二女也给唐寅福了一个表示歉意。

        唐寅是连道不敢,妙安这才拿出一个匣子。

        和足利鹤一并拿出钥匙打开,将匣子里的密卷拿出捧给了小公爷。

        而张小公爷则是将这封密卷,恭敬无比的递交到了弘治皇帝的手上。

        拿过了这封密卷,弘治皇帝迫不及待的打开来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刘健则是臭不要脸的凑到了边上,弘治皇帝倒是没有赶开他。

        而是放过去一些,让他一并来看。

        虎头老太师虽然不知道孙儿要搞甚,但也好奇的凑了上来。

        当头的那一句,便是礼记礼运中张小公爷所吟诵的那一句。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古之大同谓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遍读史书可知:难矣。”

        “然大同之想,窃以为非不可取”

        “若老有所终,可聚仁孝壮有所用者,有几人肯从贼做乱”

        “幼有所长者多,则长成国之必兴。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则民心向国”

        刘健读得这份密卷,不由得“嘶嘶”的倒吸凉气。

        老家伙可是名教理学出身的,这种推崇于“天下大同”的说法极为符合他的胃口。

        且这老刘那不是没有上过朝堂死读书的傻狍子,他比谁都知道要做“天下为公”显然不可能。

        要搞成所谓“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那更加不可能了。

        但若是要做到“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倒是可以考虑。

        张小公爷最厉害的一点,便是在这里面点明了这与帝王统治的关系。

        聚仁孝、民不乱、心向国,有此三项在手大明岂非江山永固

        “管子匡君小匡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臣窃以为此当慎之。”

        “柱石四民固则国固,柱石四民强则国强,柱石四民乱则国亡。”

        “古今往来,莫过如是焉”

        “我皇明欲国柞绵长,则稳四民当为先稳四民,当蓄国力为上。”

        “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