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时报成习惯,侍郎上门来

第(1/2)页

张小公爷说不考就真的不考了,带着他的姬武将们就这么消失在了大家的视野中。

        一群群闻讯而来一睹玉公子风采的女子们哀叹可惜,怎的自己不是那姬武将中一员呢!

        然后心下又想着这玉公子什么时候会再出来,可惜玉公子回去后便再没出他的庄子。

        只有那《帝国时报》上每日可以看到他写的《天龙八部》,和偶尔的一些时评。

        当一切都开始上了轨道之后钱福、王越这两个经验丰富的老家伙,能够把《帝国时报》打理的很好。

        这俩老头儿也深切的体会到了言官骂人的爽感,然而他们都是君子。

        所以哪怕是针对于邸报的很多评论,也都是一次次再讨论下来的结果。

        江潮和许庭光两个人现在已经是自发的来帮忙了,能够跟在两个国朝老臣身边学习这可是难得的机会啊!

        其他人求还求不来呢,每次只需听他们二人辩论朝堂条令得失便收获不少。

        今日之论是钱福的主笔,论的是最近朝堂十余言官、数位侍郎与通倭海商勾结一事。

        钱福毕竟是科举出身的状元,说话自然不会跟张仑似的那么直接的喊打喊杀。

        只是一边感叹国朝初期太祖设立科道官,意为“以小制大,以下制上,大小相制,上下相维,为国监察”。

        不曾想才过百五十年居然已经沦落至结党营私、朋党勾结,甚至做出损国利己之事。

        前有南京御史、给事中家人幸进贡生,还行敲诈勒索之举祸延乡邻竟被压下不得上报。

        后又有科道官结连成朋党,以国朝官职、银钱为邀鼓噪贡生冲击扶桑公主驻地。

        现在更是爆出二十余海商勾结倭寇多年,违禁下海更是劫掠沿海无比放肆。

        这些个科道官们哪个不是饱读诗书、哪个又不是进士及第?!

        哪个不是满嘴的仁义道德,可哪个又不是操持着损国利己的生意?!

        这些还是被查出来的,那些没有被查出来的又有多少?!

        科道官啊,国朝啊!若是再无改变,恐怕就得被他们蛀空了……

        后世有一种观察结果表明,多数人平均接受习惯一件事物大约需要二十一天。

        在经过了足足一个多月后京师无论从官员、士子,还是普通百姓都习惯了《帝国时报》。

        每天买上一份似乎已经跟开门七件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一般的地位,若是不买上一份总觉着少了什么。

        朝堂上大家战战兢兢的不再是科道官,而是每天出刊的《帝国时报》。

        礼部、礼科上次被连骂两天后,就被来京赶考的举子们堵着丢了无数的烂菜叶子、鸡蛋。

        然后被追着骂的狗血淋头,以至于上朝的时候不得不一块儿谢罪请辞。

        弘治皇帝温言宽慰了一番后留中不发,只是让他们先出一个春闱解决方案来看看。

        这意思就很明白了,春闱这件眼前最要紧的事情如果你们搞不定那就回家啃老米饭罢!

        可……他们是真搞不定啊!要是搞得定的话,何必麒麟儿骂了半天都没有出个章程应对?!

        还得被一群举子们到处丢烂菜叶子、臭鸡蛋……

        “老夫这已经是实在没办法了,所以只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