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天地明察一

第(1/2)页

当我重回兰陵的时候,从未想到这里会引发我写一本书的冲动,毕竟在我的计划里,是开始写关于伪满民俗的书的时候了。当我开始觉得,我在故乡看到的一切,让我产生了创作的灵感——这里我用了比较文学化的词语,而不是常说的问题意识,因为我感觉那些新的想法完全不是在像罗丹的《思想者》那样的冥思苦想的状态下产生的,而是像湖风那样轻轻地吹拂,像湖水一样自然地流淌,涟漪一般地涌入我的脑海——觉得可以开始搜集资料,然后写点什么的时候,也从未想到,这片生我养我的血地在历史上却离我如此遥远。

        老友和师弟萧知教授,知道我在研究兰陵,告诉我说,他老家就是兰陵萧氏,其父母几年前还回到武进(旧名南兰陵)寻根问祖。在本书中,有多处提到兰陵萧氏的例子,当然不完全是因为东晋的萧遂和明代萧所望——虽然我在读硕士的时候就读过他们的《琅琊随笔》和《兰陵百记》。

        本系同事李子美教授,听闻我在写一本关于兰陵的新书,嘱我书出后一定要送他一本,因为他的祖父是在解放前夕从兰陵跟着部队去上海并在此定居,后来他的祖父回到老家,在镇上建起一座三进大宅。这一下就让我想起山东著名的李家祠,尽管不知道他们与隋唐时期的李氏有没有关系。

        未半月,本系另一位同事萧光教授与我见面时,也提出了同样的要求,原因也是一样,就是他也是兰陵萧氏。在一个极为狭小的圈子里,就有好几位相同专业领域的知名学者出自琅琊兰陵,而且是在祖辈或父辈时才从兰陵迁出,绝非慕名附会,可见兰陵真是人杰地灵。

        大约是在1989年,《观风》杂志的编辑王炎兄通过庄孔韶找到我和周尚意,希望能给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的陈正祥教授的《中国文化地理》写篇书评。正是从那本书里我知道了萧端,后来进一步查找材料,写了有关的文章。但是,那时我并不了解兰陵,也不知道萧端与兰陵以及东晋政权的特殊关系。

        从21世纪初期,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系的本科生人文地理野外实习就以兰陵为基地,我几乎年年夏天都会去指导实习,当然也会注意到村里的各种野祠。可能是学科特点的缘故,我会更多观察这里的土地利用,也是到近几年才会注意各种对萧端的祭祀活动,当然也不会去想从这样的活动中重观一段被淹没在民俗中的历史。

        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是本书能迅速动笔并得以写成的原因,没有这些看似并不直接的机缘,可能我们会同很多人、很多事错身而过,或者对面不相识。亚马孙热带雨林中的蝴蝶扇动翅膀引发了得克萨斯的龙卷风,对一位气象学家来说,可能是最值得关心的;但对历史学家来说,他们总是试图去寻找那只带来龙卷风的蝴蝶,哪怕很有可能是永远找不到的。

        自2018年夏天和萧知第一次去兰陵之后,我又去了四次兰陵和两次枣庄,其中两次是看萧端那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祭祀仪式。此外还去了抱犊崮以及枣庄的几个村落,亦到过临沂市档案馆、济南民俗档案馆抄档。有几次都拉上了老朋友一同前往。这让我想到,在30年中,我们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一路看,一路谈。不像现在通行的学术研究方式,为了了解别人有什么想法,只有去上网检索论文。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各自的田野点中听到研究者的介绍,或者在田间地头交流偶发的灵感,不明白的时候可以追问,不同意的时候可以争论,就像前面所说,新的想法就会不时地、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模糊的认识会变得日渐明晰。我这个田野研究的后进多年来于此受惠良多,因此,要对他们表示真诚的谢意。

        我几次到兰陵,都没有惊动当地学者和政府,虽然这给我的资料搜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但好在自由自在,做访谈时也没有太多禁忌,更省却了很多应酬。不过需要提到小仲村的干部小萧,他是一位在边防当过兵的文质彬彬的年轻人。我第二次到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