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想害死我吗?

第(1/2)页

!----

        第四百五十六章想害逝世我吗?

        与李超谈好之后李超便带着石斌的决定回了成都,石斌则持续在临安城中当他的参知政事兼枢密副使,假装什么都不知道,静静的等着西安一路进军受阻的消息。

        出兵之后,西安一路高歌猛进、所向披靡,十天时间就拿下了铜川,一个月的时间就拿下了黄陵,两个月的时间拿下延安。至此,除了榆林之外的陕西全都被夺了回来。反而是吕文德一路进军不利,足足花了两个月的时间,丧失八千余人才在平陆立住脚、

        不过也就在此时,西安一路却失事了,这一路军的副帅王三因在交战时冲锋在前,成果‘中箭加水土不服’得了伤冷倒下,不能再领兵作战。

        如此一来,西路进军速度便慢了下来,陈岩与李庭芝对收回榆林一块还是有信心,但是对度过黄河与吕文德一起作战收回河东却没什么信心,

        所以决定先夺回榆林,再尝试过河作战。作战顺利一切好说,若是作战不利则要么退回陕西要么与吕文德合兵一处抗击元人,同时向宋廷恳求援助。至于王三则被直接送回了成都。

        头两个月理宗都非常兴奋,由于大多是传来喜报,稍稍不顺心的也就是进攻受阻而非战败的消息。到了第三个月情况才变得不妙,由于榆林久攻不下,吕文德则被困在运城和平陆一线进退不得非常为难。

        好在元人水军不强,无法阻断吕文德的粮道,这才没让吕文德处境险恶。

        如此僵持了两三个月,花钱如流水但再没有一点收获,看着户部尚书不断的诉苦说国库银子不足,理宗已经有了退而求其次,全力夺回榆林后就全面撤兵的想法。

        这种想法当然为主战派所不能吸收,在他们看来延安、榆林早就是囊中之物,即使拿下也不算什么。精心筹备一年多,成果还没有真正的打过一仗就打算撤兵,实在是太丢脸。

        朝中之人在争执,战场的人在焦虑。渐渐的,人们创造一个问题,这一切都是在王三离开之后产生。西安一路的为难是最明显。

        于是有御史上奏,表现再命王三率军出征。在他们看来,受箭伤只要不严重将养两三个月足够康复了。

        理宗非常赞成这个提议,立即下旨命王三再次以副帅身份出征。不过从成都传来的消息却让人扫兴:王三已经卧床不起一个月了。

        见火候差未几,李超便启动了之前约定的打算:联合所有支撑石斌的人保举石斌担负西安一路军的统帅,立即往解此困局。这个措施当然好,众人皆知王三是石斌手下一员虎将。王三的战斗力都那么强,石斌若往,这困难岂不迎刃而解?

        不过这个提议却没多少中立派附和,由于其中有一个很敏感的问题,理宗畏惧石斌做大故而一直在削他的权。若是此时再让石斌立功,一旦石斌真的尾大不掉有了反心,就很可能会被认为是石斌的同党,得警惕天降横祸。反正伤的不是他们的自己利益而是大宋的利益,为了保住富贵,那些中立派都选择了袖手旁观、明哲保身。

        一鼓作气,再而

        衰,三而竭。如此僵持了约半年,榆林仍然没被拿下,吕文德也只再夺了临汾,却被缓过劲的元人困住。如此进退不得,让理宗再一次寝食不安起来。

        赵葵不怕宋军会因此而全军覆没,由于黄河几个重要的渡口还在吕文德的控制之中,要撤退随时可以。他担心的是,耗费大批钱粮却只收复了几个州县,还是唾手可得的那种,这对他赵葵来说是奇耻大辱。

        让赵葵感到无法懂得的是石斌却完整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似乎进兵不利和他没有半点关系。放工之后还是到处闲逛吃喝玩乐,逍远自在得很。

        大战进行了近八个月,赵葵再也无法容忍这样僵持下往,终于在一个下午跑到石斌府中喝茶来了。

        “赵大人,本日下午不是值班吗,怎么跑我这来了?宰辅大人偷偷离岗可不好,会引人非议。”石斌笑道。

        不认为石斌不知道自己上门是为的什么,但是也不认为他是在故意让自己为难,多半是在装疯卖傻。毕竟如今石斌也是老油条,不再是直来直往的雏鸟了。

        “不会的。没人会认为老朽来石大人这只是个串门,只会认为我要与你商量大事。”

        明确赵葵为何如此自负,由于他官声非常好,从来是将大宋利益摆在第一。如此尽职尽责的宰辅在这时候哪里还有闲心跑参知政事兼枢密副使家喝茶聊天?看着眼前的赵葵,石斌对他的敬意油然而生。

        对刚刚的油腔滑调,石斌感到有些惭愧,于是说道:“赵大人说得人,即使天下人都懈怠了,赵大人也不会懈怠。那请问赵大人前来所为何事?”

        “石大人,老朽此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