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夫可敌国-6

第(1/2)页

慕豫称病不去上朝,官员们陆陆续续登门前来探望问候,起初慕豫闭门谢客,谁都不见,几日后才偶尔见一两位官员。从他们口中听闻早朝事宜。

        除了陛下安排了几项差事给中立的官员,便是借着几件可大可小的过错换掉大理寺少卿,提拔了左寺丞。

        大理寺少卿和左寺丞都是他的人,这让有些人看不清楚陛下是何意。

        有的朝臣认为,国君虽然想主理朝政,但是又不敢太得罪在朝多年权势稳固的丞相大人,换掉了他的人,又提拔他的人,是一个试探,也是一个挑战。

        也有朝臣认为陛下是想从丞相的人入手,拉拢党附丞相的臣工,这就是第一步。

        左寺丞在这个位置上这么多年没动过,忽然就被提拔了,还把顶头上司干掉,虽然心中恐慌,多少还是感恩陛下,难免日后不会是反过来对付丞相。

        这两种慕豫认为都具有,陛下只是换了中阶官吏,显然动作不敢太大。但仅仅是这样的决策也不是只有十四岁才智平庸的少年国君能够想出来的,背后必有人出谋划策。

        因为这件事大理寺少卿登门来诉苦,让他想想办法。

        慕豫安抚了一阵,借着身体不适便让他先回去。

        接下来两日陛下安分了,没再有什么动作,一来知晓这种事情不能操之过急;二来也因为边关之事迫在眉睫。

        穆府中,崔伯益忧心忡忡地对慕豫道:“如今宋国屯兵边境,昨日来报一支宋兵跨过边境,滋事挑衅,百姓多有伤亡,陛下对此敷衍了事,这……战事一触即发,刻不容缓,哪里能够置之不理。丞相不能再病下去了。”最后一句微微加重了“病”字。

        慕豫靠在凉椅上打着扇,闻言朝崔伯益看了眼。

        崔伯益叹了口气:“丞相大人得尽快拿个决策出来才行啊!”

        慕豫依旧不紧不慢地打着扇子,面上也看不出担忧着急,但他心中却已经思忖万千。

        宋国国富民丰,军备充足,名将辈出,多年前灭了纪国,经过这些年的休养生息,国力更盛。

        而我黎国自从当年懿德太子薨逝、先皇驾崩,诸王和朝臣犯上作乱,经济民生萧条,百业废止,虽然这么多年他与长公主都想尽办法除弊革新,推行新政,国力终不及当年。

        黎国虽兵强马壮,但大将之材寥寥且多年迈。

        这些年他不是没有刻意提拔培养武将,奈何心力耗了不少,真正能够一统三军的帅才却无一人,这也是他一直遗憾之处。

        群臣再怎么焦急,也不能让他一个文臣提刀跨马去杀敌,他也没那个能耐。

        “长公主那边如何?”

        “各位大人也都焦急着呢!侯大人已经出城去别院见长公主了。”

        崔伯益说完又是长叹一声。

        恰时田泽匆匆走来,禀道:“江先生过来了。”话音刚落,便见到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沿着回廊走来,气势汹汹。

        田泽小声道:“估计是来训斥大人的。”

        慕豫瞪他一眼,从凉椅上站起身,整理了下衣冠。

        江先生走到跟前先是瞥了眼崔伯益和田泽,继而盯着慕豫。

        “先生。”慕豫施了一礼,笑着道,“先生今日气色不佳,可是酷暑难耐。田泽,快吩咐下去准备冰桶、凉茶给先生解暑。”

        田泽应了声慌忙下去。

        江先生无奈叹了口气,将他上下扫一眼,揶揄道:“丞相大人气色倒是绝佳,想必身子已经大好,明日便能上朝。”

        “劳先生记挂,也是见了先生来,心情舒畅才有起色。”慕豫笑着道。

        江先生冷着脸,慕豫立即和颜悦色将江先生请到茶厅。

        江先生是懿德太子的老师,慕豫为懿德太子伴读时,也随江先生学文识字,江先生也算是他的老师。

        懿德太子薨逝,江先生心中有愧,加之随后朝局动乱,先皇驾崩,更是无心官场,赋闲在家含饴弄孙安享晚年。

        当年慕豫死皮赖脸登门请教各种事,先是经史子集要义,身为先生,江先生不能不为学生解惑;后是追怀懿德太子与先皇,在忠义和感情上江先生再次败下阵来;最后慢慢便转向询问朝政,硬生生把已经致仕的江先生变成了自己的朝政顾问。

        对此,江先生心中是有怨气的,但是又真的做不到看着朝廷需要而袖手旁观,一边埋怨着慕豫一边为他出谋划策。

        “少贫嘴。”

        “是是是。”慕豫接过田泽端来的凉茶,亲自给江先生奉上,“先生请用茶。”

        江先生半盏凉茶饮下,心情的确舒畅不少,心中憋着的一股气也消了大半。

        “边关之事,你如何想的?”江先生也不拐弯抹角。

        慕豫落座,敛起刚刚的不羁,“自传来宋军屯兵的消息,学生一直在想此事,昨日听闻宋军进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