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流水不积 腐儒不腐

第(1/2)页

有人终其一生,不过读了薄书几本,竹简几策。

  有人穷尽天命,年年岁岁,读尽诗书千百卷。

  都是读书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横渠四句,哪个读书人又不曾心心念念?

  可大势之下,有人通权变,懂取舍,一步一步,步步登高。

  有人冥顽不灵,固守原地。

  昔年宋襄公半渡不击,遂成天下笑谈。

  书生崇古礼,遂成腐儒。

  城南外有座四方山,恰如其名,四四方方,中规中矩。

  山上有间四方书院,这间书院在东都城里比不得岳麓书院那般地位尊崇,因为四方书院出去的学生往往极难在朝中立足。

  可若是论及在市井之间名望,岳麓书院却是拍马不及,因为四方书院的那些学生虽只是四分的政客,确实十分的读书人。

  市井坊间的东都人谈起四方书院的读书人,都会为自家子弟能有这般的先生而颇为自傲,可若是细论起来却只有一个相同的称呼,腐儒。他们所指的自然不是那些读了几本所谓的诗词歌赋,平日里唯唯诺诺,一旦到了他人不可见之处,便是下笔如刀,意气风发的书中蛀虫。

  在东都人眼中,四方书院出来的读书人都带着一股傲气,那是一种哪怕帝王所令不合理,也敢当堂怒斥的书生意气。

  持身极正而不通权变。

  只是东都人早已见怪不怪,因为四方书院的院长是那个三入朝堂又三次被逐的方先生。

  朝清秋昨夜在红袖招里自然打探了些消息,他至今耳边还回响着谢姑娘知道他要去四方书院后那幸灾乐祸的笑声。

  他不怕聪明人,因为一个人再聪明,终归是有迹可循。他最怕的就是这些聪明固执且又占据了大义之名的人。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可他偏偏还有点良心,到时候难免有些过意不去。

  此刻他就站在四方书院之前,整座书院四四方方,外面看上去平平无奇,倒是对的起书院的名字。

  并无金漆银墙,不过青砖黛瓦。

  沈括正双手持书等在门外,长衫高冠。目不斜视。

  朝清秋在他面前走了几圈,沈括依旧是不曾抬头,双目紧紧盯着手中书卷。

  朝清秋刚想要探过头去,看看这个书生到底看的是哪家的经典,竟然能如此入迷。

  沈括忽然抬头道:“朝兄弟,你说书中可有黄金屋?可有颜如玉?”

  朝清秋一愣,他沉思片刻,“自然是有的,若是读书有些出息,有朝一日位列朝堂,自然是富贵不愁,美人在侧。”

  沈括点了点头,“朝兄弟说的有理,可读书人读书的初衷又是为何?只是为了有朝一日登上天子堂不成?”

  朝清秋笑了笑,这四方书院的读书人果然有些迂腐和天真,当年他在燕都不食人间烟火之时也曾有此问,可而今他却再也不会有此想。

  “沈兄,在我看来这世上的读书人不外乎两种。一种本就是心怀天下,咱们无需多言。另一种则又可以分为两种。富贵人家的子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