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去吃人不吐骨头的深宅大院么?

第(1/2)页

林花最喜欢在后山的松树下看书了,就是那棵终年不改挺拔身姿,高入云霄的青松。

        现在的林花是个芳龄十岁的乡下丫头,平日最大的爱好就是手捧书卷,席地而坐,背倚松树,以山间清风为伴,听林中叶浪翻涌声,细细品读白纸黑字间的百般滋味。

        从林花家到后山山顶有一条弯弯曲曲,半隐在草木间的小路,从家中的方向只能看到山上有一小片长得郁郁葱葱的树林,但其实多走几步绕过树林,就能见到一片开阔空旷的空地上有一间破败的木房,房子已经荒废了许久,木门破旧不堪,瓦檐上尽是青苔与灰尘,屋里到处是大大小小的蜘蛛网,根本住不得人,房子的右侧就是那棵不知年岁的古松。

        这片空地是林花小时候偶然发现的,那时八岁的她被奶奶骂哭后,泪眼婆娑地一边朝山上走着一边小声悄悄回骂着奶奶,不知不觉到了一片空地,抬眼便见群峰之前,巨木参天,长风吹来,远处的蓝天白云同山川尽收眼底,群鸟在树的枝头跳跃鸣叫,宛若天籁,小林花停止哭泣,看呆了眼,心里只觉得这个地方实在赏心悦目,此后就经常自己一个人来这里玩耍。

        再后来,疼爱林花的哥哥教会了她认字,可家中奶奶不许她读书,于是在晴朗天气,她就可以忙里偷闲地来到这里尽情看书。因为哥哥去学堂上学,爹娘都出门做工,家里只有她和奶奶,很多时候很多话都无人可说,但是在这个独属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也能对着熟悉的大树放心倾诉。

        有天林花在书上见过一个词叫作画地为牢,于是偷溜去后山的时候,就认真仔细地四处观察这个地方,确定真的除了自己以外,没有其他人人来过之后,拿了根棍子绕着那棵松树画了一个圈,把松树关进自己的圆圈里,让它成为自己的东西。

        其实,林花原本是想过将禅房也画进去的,但是转念一想,这屋子肯定是别人搭建的,即使被丢弃了,也算他人的,既然是别人的东西,自己就不能动分毫。

        但是这颗松树就不一样了,长在自家后山上,一向天生地养的,属于无主之物,自然可以先到先来,于是下手画圈的时候毫不犹豫,心安理得。

        今天林花从后山回来时,顺路去了一趟自家的地里,准备摘些菜来做晚饭,发现地里的茄子和豆子都长得很好,就摘了些,还挖了几个圆滚的大洋芋。

        回到家后,林花先把摘来的豆子和茄子放在桌子上,再去拿了点柴给屋子正中的火炉加火热水,然后开始淘米做洗菜,准备等饭熟后再做菜,。

        虽然做饭洗菜收拾灶台炉火这些事情,林花已经做了几年,但天生笨手笨脚,总会不小心碰到这个锅,又踢着地上的这个盆,还是不可避免地弄出些叮当响声。

        林花估摸着现在差不多是学堂下学的时候,待会在村里学堂进学的哥哥快要回来了,然后接着就是在染布坊干活的娘和在酒坊搬运东西的爹,家里很快就可以热闹起来了。

        倒水时,林花突然手一滑,将装水的铁锅砸在了地上,动静有些大,差点以为把锅摔坏了,于是赶紧拿起来看看,发现锅完好无损才松了一口气,这年头买个铁锅也不便宜呢,幸好幸好。

        “手脚咋勒个不麻利,噼里啪啦地响,吵到我睡觉了,一点都没得出息,天天在家吃白饭!”突然听着中气十足的叫骂声从另一间屋子传来时,林花这才知道刚才的声音吵到了在房间睡觉的奶奶,本来自己还以为奶奶是身体不舒服才一个下午没出屋子的,但显然总觉得这是种错觉。

        “你个做啥都不行的废物,谁家女娃干活像你这么蠢,果然是个没有的东西。”熟悉的骂人内容是日复一日的循环,林花虽然习惯了,但还是有些心烦。特别是语气里总含有的鄙夷和嫌弃,让人很想反驳,可自己确实没能给家里挣钱,除了在家里做菜打扫外,什么都做不了,刚才又是自己先把锅砸了吵到奶奶的,还是老实听骂吧。

        淘好的米已经蒸上了,菜也洗好了,灶上暂时不用看着林花离开了厨房,搬了个板凳在院子里坐着休息,奶奶骂骂咧咧的声音已经小声了,过一会居然听到了震天响的呼噜声,林花百无聊赖地盯着院门,期望早点来个人同自己说说话。

        这时突然听到脚步声和“阿花,我回来了。”的熟悉话语从门外传来,原来是哥哥下学了。

        林花一眼看去,发现哥哥今天穿着一身整洁的白色衣衫,斜跨在腰间的布袋装着几册书,就是个赶考清秀的少年书生样,他的手里还拿着个油纸包,里面应该装着的是糖油酥饼,但油纸根本盖不住酥饼的香甜气味,林花闻到味道有些馋地咽了咽口水。

        “给,阿花,这是先生今天给考试头名的彩头,你快尝尝。”哥哥眉开眼笑地将油纸包打开,拿出金黄的饼子递给林花。

        “哥哥好聪明啊,考试次次第一。”林花一手接过酥饼,一边真心实意地感叹着哥哥的厉害。

        林家家贫,虽不至于家徒四壁,但是要供一个读书人还是有些费劲的,林花的娘叶二妹坚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于是不顾林奶奶的反对,执意将林生送进了村里的学堂。好在林生在读书方面小有天赋,总能在考试中拔得头筹,不负娘的一番苦心。

        只是读书所需的笔墨纸砚和每年要交束脩费都是一笔费用,再加上林生的爹娘都不是干农活的好手,因此都选择去附近大户那里做工来养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