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十万斤粮票

第(1/2)页

山路上的积雪很厚,安静的吓人,偶尔一阵风吹过,路两旁树上的积雪“哗哗”飘落。

        一个多小时以后,他终于站到了山顶上,顾不得去鸟瞰自己的家乡,先观察起不远处47米高的电视塔。

        一层大门紧锁,门前积雪上一个脚印都没有,说明里面没有人。

        裹紧棉大衣,缩着脖子,贼眉鼠眼地又观察了一会儿,这才往电视塔后面的松树林走去。

        南3米......东数第19棵......小孩儿腰粗......落叶松......

        应该是它!

        他兴奋起来,眼前这棵落叶松很粗,灰褐色的树皮层层叠叠。

        落叶松硬度中等,易裂,所以价格一直没有红松高。

        咦,怎么没有树洞?

        周东北围着树转了两圈,才发现南侧距离地面一米高的位置,树干上有一些泥巴。

        于是连忙摘下棉手套,好半天才抠干净。

        哈哈,果然是这棵树!

        小样儿,挺聪明啊,竟然用泥把树洞堵上了!

        裂痕约有一掌多宽,一尺长,里面明显已经枯死了,形成了一条斜斜向上的树洞。

        按照成材标准,这棵树算是废了。

        活动了几下冻僵的手,又左右看了看,除了风吹过的“沙沙”音,鬼影都没有一个。

        半蹲着身子,手伸进了树洞......

        空的?

        树洞里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

        他有些慌,跪在了地上,再用力往里伸,整条手臂都进去了,还是没有。

        难道这是什么平行世界?有些人和事不一样?

        瞬间,额头就出了一层细汗,后背一阵阵发凉。

        土地公公、老天爷、上帝、如来佛祖、圣母玛利亚、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保佑保佑,千万别让我白跑一趟。

        他把古今中外能想起来的神佛都念了一遍。

        如果此行没有收获,就只能琢磨去年货大集上卖春联或者鞭炮了,可这种小生意,最多也就能卖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如果到了年三十还不上钱的话,难道还抡斧子?

        俗话说的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一口吐沫更得是一个钉,说三个月还上,就不能食言!

        虽说这个时代是撑死胆大的,但靠的是脑子,绝不是蛮力。

        第一次可以用斧头赶跑那爷俩,可如果到了约定的日子还不上钱,还要抡斧头,那就是流氓无赖了!

        现在最大的难题是没本钱。

        自己只有三块两毛五分钱,即使找母亲和姐姐借,估计全家连100块钱都凑不上。

        虽说这些粮票来路不正,可一直藏在这里的话,未来就是一堆废纸!

        后世那些人人赞不绝口的资本大鳄,又有多少人的第一桶金干干净净?

        别想没用的了,先让哥们我富起来,以后再回馈社会!

        激发人类最大潜能的,是自私的爱,我只想救我姐,只想家人过的好一些......

        用力!

        再用力!

        肩膀都卡了进去。

        摸到了,有东西!

        就差一点儿......

        周东北心脏狂跳,欣喜若狂,拼命用力往里伸,肩膀卡在树洞口钻心的疼。

        两根手指终于扯住了一角,用力往下,卡的有些紧,再用力......

        下来了,还挺沉!

        他用手托着,将东西从树洞里慢慢拿了出来。

        这是一个用油毡纸包裹的小包,不到一尺长,约有成人胳膊粗。

        抱着黑黝黝的包裹,他狠狠亲了一口,陈六指呀陈六指,兄弟我谢谢你了!

        用力撕开一角,露出一抹诱人的紫色,他哈哈大笑起来,伸手掏出了几沓。

        这是1965版的全国粮票,紫色票面,约六成新,面值是伍市斤,厚厚一沓用橡皮筋缠着,看样子至少有上百张。

        遗憾,如果是1955年版的,再过30年,一张起码能卖100块钱!

        不过现在也是硬通货,记得八十年代后期,一市斤全国粮票能换两毛钱,这么一小沓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