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一年春

第(1/2)页

“郎君,已有消息传来……”

        “……克扣资饷一事,是张侍郎在其中周旋!”

        红妆阁。

        绣户高檐,绮窗锦屏。

        李瑕倚坐在软榻上,瞧着底下戏腔婉转的优伶,指尖还拈着一杯酒。

        除他以外,厢房里还有好些个心腹亲信。

        线人禀报罢了,再将被提及官宦的一应底细悉数奉上。

        李瑕遂搁下小酒杯,看过密信后,少顷,再抬手,将其一角递到烛蕊旁边,任由火舌燎上边沿。见到明火了,方才把它随意扔进香炉里,乃至焚烧殆尽,化作一把残灰为止。

        张祥其人,乃为户部侍郎。

        浸淫宦海多年,为人圆滑,性情狡诈,习得好一手阳奉阴违的本事。看似是明哲保身,在朝廷上谁也不沾,私底下,只怕早就转投他人,居心叵测了。

        “户部……”

        这桩事被他在心底反复推敲着,良久,沉沉落向某个并不可观,尤其难办的去处。

        当今朝廷上,永德帝虽为君王,却并不掌权。以致于党羽林立,士族高官积累成患,又大致分为三门派系:

        一为皇党,以李相大人为主,美名其曰忠君食禄,实则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势最大,蚁膻鼠腐,臭不可闻。

        二为太子党,乃以几位元老大人辅佐东宫主,把李相等众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可利欲熏心,其心只在夺权,于国计民生,百害而无一利矣。

        唯有其三。

        是以贤王为首,领着此年间难得的,屈指可数的清臣良将,极力与另两党僵持。好歹、好歹,在风雨飘摇之际,稳住了江山社稷。

        再问及张祥,他却要左右逢源,是和两边儿都招惹的墙头草。倒与贤王没个干系,是人家不耐得搭理他。

        如今,他却也掺和进来,一改先前尸禄素食的做派……

        究竟是谁,敢对户部动心思?

        “收手罢,不必再探了。”李瑕斟酌再三,不想再管。免得追究到最后,却得知这一宗丧尽天良的糟心事儿,竟是自家老子所为。

        可沉默一会儿,他眉头紧蹙,到底还是撂下一句,“从账上拨一万两银,将空缺补上。”

        “遵令。”旁边有人拱手应答,匆匆走了。

        “且去告知贤王,余下事务,便交予他罢。”李瑕祸水东引,把自个儿从泥潭里撇的一干二净,嗤笑道,“以免他太清闲,三天两头的无事生非。”

        又有一人肃然应喏,作揖离开。

        政务商议过后,李瑕再与余下几人谈及公事。

        少年时隐去名姓经商至今,除却遍布梁朝的私财,连同各地州郡,他又有难计其数的田产,刻意发展于农耕林垦。现如今倘若要较真起来,只怕和千尊万贵那几位做比较,他亦有一争高低之处。

        可他未经仕途,也毫无去泥潭里蹚一遍的念头。

        或许是祖父叮嘱,又抑或是心存些许仁义,几经思量,他仍然插手其间,掺和进了许多他不该管的事情。

        “……陈平。”他皱着眉,难得不是往常冷眼旁观的姿态,神情晦涩,沉声道,“关乎户部一事,再查。查出究竟是谁,竟敢枉顾守疆将士,只为一己私欲,吞并官粮供给的花销。”

        那名唤陈平的青年闻言便劝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