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第164章 釜底抽薪,看谁够阴狠

第(2/2)页

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之心,下意识的放下了手中的工作看了过去,皆是无比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值得这般大动干戈。

    待到众人到齐,朱高煦半眯着双眸,冷冷的环视了众人一眼,面无表情沉声道:

    “本王听说宋尚书说,你们当中有很大的一部分人,对于工匠的俸禄,有着不小的意见?”

    听闻这话,被紧急召唤而来的工部一众官吏,皆是神情微微一愣,彼此之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之前收到诏令的时候,还以为兵器坊是不是又发生了什么大事,一众人心中还无比的忐忑。

    结果怎么都没想到,则是因为自己等人对工匠俸禄问题异议所导致的缘故。

    想到这里,场中不少的官吏出声,应道:

    “启禀王爷。”

    “我等知道你体恤工匠们的劳苦,但是给工匠们这么高的俸禄.有违朝堂历朝历代以来的法度啊!”

    随着人群之中有人开口,一时之间所跟着前来的官吏们,下意识的皆尽出声附和,言语之中表达着自己对待此事的不满。

    “够了!”

    “都给我闭嘴!”

    见着乱糟糟的一团,七嘴八舌的议论之声,朱高煦一声怒喝制止。

    之后,他面色逐渐的变的阴沉了起来,双眸冒着令人望而生畏的寒光,继续道:

    “什么法度?”

    “什么规定?”

    “本王翻遍了大明律例,怎么没有看到关于这条的规定?”

    “还是说,这本来就是你们一个个臆测出来,率性而为的借口?”

    说着,朱高煦转而将目光看向站在自己身旁的工部尚书宋礼,沉声问道:

    “宋尚书,恕本王孤陋寡闻,不知是本王看漏了与否?”

    “朝中难道真的有这样的明确规定吗?”

    “你是总管工部之人,应该对于此事最为熟悉,不妨给本王好生的说道说道。”

    言罢。

    场中陷入了诡异的寂静之中,一众官吏脸上的神情都异常的难看,不由自主的陷入了沉默之中,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因就现在明朝的律例而言,却是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规定。

    不过这么多年以来,从太祖皇帝建立明朝开始,貌似一直以来都是这样的。

    工匠这些人,一直是处于阶层的最低端之人,都是被压榨剥削的对象,亦从来没有任何人在乎过、过问过。

    长此以往时间久了,朝中的官吏不知不觉的就养成了这样的共识。

    被点到名字的宋礼,皱着眉头沉思了许久之后,缓缓的站了出来,轻声应道:

    “启禀王爷。”

    “这事.从太祖建立明朝,施行户籍制度以来,一直都是如此.”

    “之后亦算是所有人的共识!”

    “也被遵循.遵循为祖制。”

    听了这话,朱高煦瞬间被这般言论给直接气的大笑了起来,冷冷的环视了愤愤不平的众人一眼,回道:

    “跟我谈祖制?”

    “共识?”

    “有意思.有意思.”

    “既然这般他们涨些许俸禄你们就觉得违背的了祖制,有违法度、共识,本王很好奇.”

    “太祖皇帝给大明所有的官吏设立的俸禄,为何我爹上位的时候,你们一个个像得了红眼病一般,让涨俸禄?”

    “为何那个时候对这些共识法度祖制,又闭口不提了?”

    “你们既然都知道俸禄低了一家人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难道你们认为这些个工匠们俸禄低了,他们的一家老小能够养活不成?”

    “还是说你们这些人,总认为自己的高人一等、自命清高、自命不凡,觉得这些工匠们本就是贱籍,压根没办法与你们相提并论,根本就不在乎他们的死活.”

    众人皆是一惊,作势张口就要为自己的出声辩解。

    何奈朱高煦压根就不听他们这些人再言语半分,转而看向自己身旁的宋礼,沉声吩咐道:

    “宋尚书”

    “听清楚这里的人,有一个算一个。”

    “所有人的这半年的俸禄,全都给我恢复祖制之时,按照祖制的俸禄发放。”

    “要说胆敢给这些人半年之内俸禄,给他们多发放一分。”

    “本王拿你试问。”

    “我倒要看看俸禄不够他们一家老小如何过日子。”

    “同时一会本王再命令锦衣卫,不时查这些人的账,要说胆敢往别的地方伸手分毫,全都给我抄家拿下。”

    闻言宋礼直接傻眼了。

    这招釜底抽薪,不可谓不狠啊!

    之前一个个官吏才将曾经贪腐过的银两上交,家中本就已经够难的了,全都依靠着微薄的俸禄过日子、已经算是勒紧裤腰带了。

    倘若真要的要是将这些人的俸禄恢复祖制,别说半年了,哪怕就一个月的时间,怕不少人家里就搞来揭不开锅了。

    重点他们还被锦衣卫时不时监督查账,这妥妥的要逼死个人啊!

    怎么过日子.怎么活?

    绝对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怕不是到时候,全都要叫苦连天,乱套了不成,后面的工作还怎么开展?

    想到这里,宋礼亦是无比的头疼,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口求情,道:

    “王爷.”

    “不至于不至于啊!”

    “他们.他们也不过就说说而已。”

    “没必要跟他们这些人一般见识.”

    见着着急解释,想要化干戈为玉帛的宋礼,朱高煦冷冷的瞥了他一眼,沉声道:

    “为何不至于?”

    “这些人不是经常一个个口中都喊着,为国为民.为江山社稷吗?”

    “如今朝中的国库因北伐,正是空虚的之时。”

    “正好可以体现一下诸位大臣对朝廷的赤诚之心,铮铮铁骨为国为民为江山社稷,解朝廷的燃眉之急。”

    “放心.对于诸位朝臣的贡献,本王必定禀明圣上,表明诸位的心迹。”

    “想来届时,陛下见如此多大人赤诚之心,必定龙颜大悦。”

    “到时候本王,再以诸位大臣为例,在大明全境之内实施下去,号召大明所有的官员,皆尽向诸位大人学习,视诸位大臣为楷模,歌颂诸位的美名、美德。”

    “如此、你们得了名,朝廷受了益,两全其美、岂不美哉。”

    众人:“.”

      撒泼打滚,求月票,求订阅!

    (本章完)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