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五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下)

第(2/2)页

先回去了。”

        月明回来时将桂花放在了簸箩中,拿到了楼外空地上风干。又怕夜里落雨,便出门拿了进屋,放在桌上。

        而后又执起针线,加紧速度赶工。

        月明凝神认真绣制着手上的香囊,针线于手中上下翻飞,桌上点着灯烛,燃着熏香,烛影摇晃,香烟袅袅,伴着桂花的幽香,未凉的茶盏蒸腾着热气,粉竹楼内一派幽静安谧。

        当晚,宫中密诏传来,命即墨谦即刻进京。

        皇命难违,即墨谦的启程日只得提早。

        次日清晨,尚未来得及与江白二人招呼,即墨谦便策马回京了,只托人给江白留了口信。

        此番宫内事宜,非比寻常。

        江白收到口信时,正与江父在书房议事,闻之默然。

        “白儿,你怎么看?”

        “司马家有密函,称宫内异动频发,平王怀王皆为贵妃所出,故有联手之意,宫中密诏,怕是与储君之位有关。”

        江父点头,不再出声。

        当朝太子虽为皇后所出,处事却愚钝,不若平王怀王之流。加之贵妃近年圣眷浓厚,母家权势对朝廷助益颇深。皇上对储君人选,似乎不满更甚。

        若非贵妃母家名望颇深令皇上有所忌惮,想来这当朝太子能否稳坐太子宝座,也未可知了。

        江府远在安平,对此事了解不深。只是粗表讨论过便作罢。

        此刻宫中却是一片血雨腥风。

        太极宫内,即墨谦替父受诏,立于一侧,身旁数位皇帝亲信亦垂首不敢言。皇后于一旁暗自垂泪,太子跪于大殿正中,磕头讨饶。

        娈童为前朝遗风,亦为当朝永靖帝一大禁忌,自登基来便明令宫中不得圈养娈童。太子身为未来储君,竟以身犯忌,永靖帝又如何不龙颜大怒。

        于是当即下令将一众娈童赐死,如今坐在龙椅之上,面对频频求饶的太子,目眦欲裂。皇后低声求情,贵妃却柔柔一笑:“陛下若轻易放过了太子殿下,恐有损天子威仪。”

        “贵妃何出此言?”一直未曾出声的晋王皱眉开口。

        晋王刘成与太子皆为皇后所出,先前为了避嫌,一直不曾开口。

        贵妃对永靖帝行了一礼,道:“宫中人多口杂,此事如今想必已传遍长安城。陛下若是如此放过太子殿下,往后有人犯陛下的禁忌,可便多了一个先例。若是陛下不惩,秽乱宫中风气;若惩了,便是陛下不公了。”

        “那依贵妃的意思,便是让父皇处死皇兄?”晋王刘成怒道。

        “成儿。”永靖帝冷声喝道。

        刘成垂首不再作声。

        “妾身的意思,太子殿下此行确实有欠妥当,却罪不至死。妾身愚见,还请陛下定夺。”

        永靖帝沉思半晌,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即日起,废除刘正太子之位,禁闭于永宁宫中思过,未经许可不得探访。众爱卿可有异议?”

        即墨谦眸光微抬,分明瞧见刘成与贵妃交换了眼神。

        许久未回长安,宫里究竟发生了何事?

        太子被废一事先即墨谦一步传回了安平。

        连江月明都惊得倒吸一口冷气。

        便是她从不关心政事,都知道在这关头废太子是一件何等大事。

        长安局势会如何,江月明并不在意。只是即墨谦尚未回还,令月明挂心不已。

        中秋当日,府上都不曾传来即墨谦的消息。月明坐在粉竹楼中,攥着绣好的香囊,秀眉紧皱。心中总隐隐觉得不祥。

        强迫自己静下心来,随手拿来诗集翻看,却满目纷杂,难以入眼。

        天色擦黑,相约的酉时已然过去,圆月越过竹叶枝梢,飘然悬于玄天之上。

        月明走出门,望着月色下幽暗的竹林,静静叹惋。

        只要他能平安回来,这花灯赏与不赏又有何干?

        月明仰望高穹之上静挂的明月,许愿道:“不求他物,只盼他平安。”

        而后便站在竹林荫蔽下出神。

        恍然间,似听竹叶声响,江月明回神,抬步向粉竹楼跑去。

        只见竹叶飘落,男子白衣似水,衣摆墨荷随风轻摇,与玉佩交相辉映,如画中谪仙般立于竹下,面有倦色却双眸含笑: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景舟来迟,江姑娘可还愿与我同游?”

        江月明飞奔过去,扑到了即墨谦怀里,紧紧搂住他的腰,话语间带着哭腔:“你终于回来了……”

        “抱歉,我来晚了。”即墨谦犹疑着,终归是回抱住她,替她顺气。

        江月明摇头:“回来就好。”

        即墨谦柔声道:“既许诺与你一同赏花灯,又怎会食言?”

        月明压下心头的恐慌,好半晌,才松开他,将香囊塞进他手中:“这个赠你。”

        即墨谦只觉一阵熟悉的桂花芬芳传来,借月光一看,手心里竟躺着他耿耿于怀许久的香囊。

        便是如何,即墨谦都不曾猜到,这香囊竟会赠与自己。

        即墨谦素来冷静,从不将心事流于表面。此时却难忍心头狂喜,嘴角上扬。

        好在江月明因为羞赧,早已低头向外走去,不曾看见即墨谦的神色。

        中秋佳节,城中无有宵禁,难得能于夜幕中一睹安平城风貌。

        街道内外张灯结彩,小摊小贩叫卖之声络绎不绝。

        即墨谦早已将香囊挂在腰际。江月明扯着他的袖口,四处张望,似在寻什么。

        “想买何物?”

        “那个!”江月明指着不远处的花灯铺子,兴致勃勃地闷头冲去。

        “当心。”即墨谦拉住她的手臂,往身侧一带,这才防止路过的马车撞倒她。

        江月明心有余悸,下意识攥襟即墨谦的袖口,袖口出现浅浅的褶皱。

        即墨谦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领着她往花灯铺子走去。

        “想要哪个?”

        铺子檐下挂着一整排素雅的花灯,与其他花灯不同,这些灯以竹片编制,镂出了不同的植物花纹,显得格外雅致,却不讨孩子欢心,故销量堪忧。

        江月明的眸光在竹子与荷花两种图案间流连,始终难做抉择,最后为难地指指荷花:“那个吧。”

        “就这两个。”即墨谦吩咐摊主将两个都取下,付了银子。

        即墨谦将荷花的递给她,月明犹豫了下,并未接过。指指竹子图案的:“要这个。”

        “更喜竹?”即墨谦笑着将竹子的递给她,“那为何刚刚选荷花?”

        月明摇头:“竹与荷月明都甚喜,只觉得荷花与景舟大哥更相配些。”

        “为何?”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江月明认真道,“世人皆传景舟大哥出身将门冷漠无情,于官场中明哲保身,于宫廷中斡旋圆滑。虽参战事却不勇,虽涉政事却不精。”

        “世人说得没错。”即墨谦叹道,“我出身将门,即墨家却因军功被封至安平,说是封赏,又与流放何异?于是我费劲心思回京,在圣上身侧辅佐,只为我即墨家在长安争取一席之地。又怕锋芒过露,被皇室忌惮,我便处处圆滑,尽力藏拙。”

        “可你出身名门,却无异心。虽未露锋芒,却也不曾因私心做任何不忠之事。”

        “你如何知道?”即墨谦疑道,“如墨兄说你从不挂心政事。”

        “我相信景舟大哥。”江月明笑道。

        “我并非愚忠,自然也有私心,若是君要臣死,臣未必愿意。”即墨谦低声道。

        市井喧闹,月明并未听清即墨谦的话:

        “什么?”

        即墨谦清浅笑了:“无事,走吧。”

        两人逛着,周遭人烟渐少,竟又是到了明月亭。

        “来此赏月也不错。”江月明笑道,“上次赏月在大哥府上,围墙树木挡着,远无江边赏月来得有意境。”

        即墨谦颔首,刚想坐下,却有一小厮匆匆奔来:

        “少爷!少爷!”

        而后跑到即墨谦耳边低语了几句。

        “你先回去,告诉父亲,我随即返回。”即墨谦道。

        小厮应了,匆忙回去禀告。

        江月明也站起身:“何事?”

        即墨谦沉声道:“抱歉,我先送你回去。”

        “你若有事便回去吧,我不要紧。”

        即墨谦执意要送她,总归江府很近,她便由着他了。

        将月明送到粉竹楼下,即墨谦却仍不肯离去,坚持要目送她进屋。

        直到月明进屋,于窗口下望,才发现即墨谦的身影已隐入竹林中。

        江月明站在窗口望着月亮出神,一时有些恍然。若不是香囊已经送出,她险些分不清先前的出游是梦境还是现实。

        即墨谦走出竹林,恰好遇见在亭中赏月的江白。

        “景舟兄何时回的安平?”江白饮酒微醉,并未深思为何即墨谦会在府中,只是邀其到亭中同饮。

        “如墨兄,景舟家中有急事,改日拜访。”即墨谦神色匆匆经过江白身侧,未曾停留。

        江白只觉一阵桂花香气飘然而过,随即道:“景舟兄!”

        即墨谦驻足看他,江白目光落在他腰间香囊之上,目光一凝:“如墨不送了。”

        “回见。”即墨谦颔首,转身离去。

        江白只觉香囊眼熟,细想一番,眉头大皱,抬步向粉竹楼走去。

        即墨谦回府时,即墨家主早在府中等候已久,见即墨谦返回,沉声质问:“为何这么久?”

        即墨谦没有回答,只道:“父亲,先前所说与江家结亲一事,儿子同意了。”

        即墨家主一愣,转而重重叹了口气:“晚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