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章

第(1/2)页

初平十二年三月十四日,也就是乔平乔尚书被关进廷尉司的第三天。

        今年的春天格外潮湿多雨,这日又是不出意外地阴雨阵阵。

        皇帝早上宣布身体不适,辍朝一日。

        来宣王府打探消息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当然得到的答案都是不见,但还是有人不死心,冒着雨就在宣王府前守着。

        此时却只见一个男子纵马而来,拿出令牌给门童看了一眼,便径直入府。

        宣王傅展来着来人是周宴的副将宁子卿,连忙起身相迎,“子卿,可是有紧急军情?”

        “回禀殿下,不算紧急军情,只是有乡间来消息,说燕国将领赵成在梁阳郡集结粮草,末将还是想与周将军商量一下,末将无能,周将军不在,末将总觉得心慌。”

        宁子卿此话是带着愧疚的,他没接住周宴的期许。

        但是周宴不在军中,他又实在难以独自定夺。

        傅展见他如此,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并宽慰道,“子卿先别急,予安现在在廷尉司,先辛苦你这两天,予安他这个人我们都知道,他很快就能回来的,我们再等等。”

        此时却见宁子卿依旧表情凝重,似是有事。

        傅展知他一向稳重,便道,“子卿,你是予安信任的人,我也必如予安一般待你,你若想到什么事情,都可以直接对我讲。”

        宁子卿沉思再三,终于还是道,“末将也不知道自己想的对不对,可是末将以为,周将军不应该去廷尉司。”

        “子卿为何这么说?”

        宁子卿伏拜,道,“殿下恕末将僭越,末将认为,周将军此举看似以身作质,博钟太尉能否给殿下一个面子,可实际上是用此次行军的胜败,去逼陛下放了乔尚书,末将认为,这真的过为了。”

        傅展瞳孔震动,“予安他绝无这个意思!”

        宁子卿依旧伏跪在地,声音中透露着极至的惶恐,“殿下息怒,末将以为,周将军现在在廷尉司将自己与乔尚书的安危绑在一起,而周将军身负重任,他的安危与此次行军的胜败,甚至与国家的危亡都息息相关,无论周将军实际上如何想,他这么做就是在逼陛下做出选择啊,殿下。”

        傅展慢慢明白过来,难怪今早父亲生病辍朝,他想去看望父亲,却吃了闭门羹。

        他的父亲哪里是真的生病,只是被他和周宴逼得不得不称病辍朝,他只能拖延着不让钟太尉请旨,以免面临着一定要在世家和此次行军之间做出选择的局面。

        皇帝信任傅展和周宴,才将关系国家危亡的军事行动悄悄交到他们手上。

        要知道作为这次大军主帅的周宴,才不过十九岁。

        傅展是明白的,就算要救乔尚书,也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拿此次行军做为筹码。

        这样非但不是为人臣之道,更枉为人子。

        虽然傅展并无此意,周宴更是不可能有,但他们已经这么做了。

        别说现在皇帝不见傅展,就算能见到,能解释又如何?事情他们已经做出来了,从周宴踏进廷尉司那一刻起,便无可挽回。

        缓了一会,傅展终于镇定了心绪,他眼中慌乱散去,眼眸逐渐清朗。

        大错已铸,那就要去承担。

        既然已经解释不清楚了,那就用行动去证明。

        傅展将宁子卿搀起来,“子卿,我随你回亭山,整个行军计划予安都跟我商量过,我虽不及予安聪明,但对这些事务也都算一清二楚,如果……如果予安真的在廷尉司出不来,那我便替他,负责这次战事吧。”

        话分两头,宣王傅展去了亭山理军务,皇帝辍朝的消息同样也传到了明德学府。

        明德学府的人心更加涣散,本来乔尚书徇私枉法的事情在明德学府诸学子中便掀起了轩然大波,皇帝辍朝又如同一把悬而未决的刀,暗示着这件事情结果未定。

        只是虽然大家都心系此事,却都默契地不讲出口,原因自然是因为怕乔曦禾伤情。

        毕竟小姑娘家中遭此变故,虽表面看不出她有什么异样,今日甚至还能照常来上学,可大家都明白,小姑娘外表再如何神游其外,此刻心中肯定不好受。

        乔曦禾来到书阁,发现琴案上多了各式各样的饴糖,知是学府其他学子担心她难过送来哄她的,便低声对众人道了声“谢谢”,转头关上书阁的门,自己一个人待着,大家也都默契地不上前打扰。

        过了小一会,阙初推开书阁的门,“禾儿前来找我,可是要为师带你去京兆尹牢狱?”

        乔曦禾倚靠在角落,抬起眼睛看阙初,“老师,是。”

        这是他们师生特有的默契,只一眼,阙初就明白了乔曦禾的意思。

        乔曦禾昨日去廷尉司,为的是问清为什么王子诚会出现在乔平拟的征辟名单上。

        其实王子诚人品才学如何并不重要。

        哪怕他是德才兼备的人才,他都不应该出现在名册之上。

        把他放在名册上就是一个错误。

        乔平执掌尚书台多年,一直战战兢兢,绝不应犯这种错误。

        就算这件事没有被用来做局,尚书令乔平也是在征辟上徇私,哪怕只是看起来“徇私”。

        选人制度的解释空间这么大,乔平又如何能管得下手下人呢?

        所以阙初和乔曦禾都认为,王子诚这一笔,绝对不是乔平自己加的。

        可是乔平经手的文册都是他自己亲自封存的。

        谁又能添上这一笔?

        这点乔曦禾实在想不明白,便只能试着去问乔平。

        虽然廷尉司并不是一个有可能可以去探望犯人的地方。

        但乔平和覃廷尉是故交,虽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交情了,但毕竟也是兵荒马乱的年代惺惺相惜的感情。

        乔曦禾认为,只要皇帝没有下旨意一定不许探望,覃廷尉也许会破例帮这个忙。

        而昨日乔曦禾在覃廷尉那里得到的答案是,皇帝确实下了命令,任何人不许探望乔平。

        所以乔曦禾终究没有得到为什么乔平拟的名单上会有王子诚的答案。

        她和阙初也只能猜测,乔平最近太忙,忙中出错。

        让手下人钻了空子,悄悄将王子诚的名字加在乔平拟的征辟名册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