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买书送鸡蛋

第(1/2)页

  
翌日,立政殿。
秦风将一沓自制的纸张发给众臣,
文武官员一脸茫然,完全不明白秦风的意思,
张柬之问道:“敢问帝君,这是什么?”
“纸。”
“微臣知道是纸,可这上面怎么什么都没有呢?”
“新的纸。”
“微臣知道是新的纸,上面可还什么都没呢,当然是新的纸。”
“朕是说,这是新的造纸术所造出来的纸。”
“微臣知道……什么?新的造纸术。”
如此,在经过一番沙雕的对话之后,终于回到了正题上。
旁边的女帝早就忍俊不禁了,她从未在朝堂上这么放松过,自从认识秦风之后,
她强势而冰冷傲骨的气场似乎越来淡了,整个人都变得阳光起来。
张柬之不敢置信的将纸铺开,细细的抚摸,
“这……纸张为何如此光滑?”
“这就是新造纸术的优势所在,纸张细腻,洁白,比现在皇室通用的纸张质量要好很多。”
“可如此好的纸张,价格肯定不菲吧?”张柬之问道。
“非也,比皇室的纸便宜。”
“敢问帝君,这种新纸多少钱一刀?”
“一贯钱。”
“一次性?”
“可重复使用。”
“可保存多久?”
“永久保存。”
就这样,秦风和众臣保持着这样一问一答的节奏,将所有的问题都解释了一通。
所有人自然又是震惊得无以复加。
此时,唐国造纸的技术还非常落后,纸多用麻皮纤维或麻类织物制造成的。
不但质地粗糙,而且数量少,成本高,不普及。
秦风早就习惯了他们这种没见过世面的样子了,毕竟是古代嘛。
他少不得又把新造纸术的所用材料,制作工艺仔细说了一遍,
同时还提出了造纸工具的改革。
秦风给这种新纸取了一个名字叫做“宣纸”。
并命令工部尚书设立造纸局,大规模的批量的生产宣纸。
纸的问题解决了,那如何在纸张上印刷字呢?
秦风多少还是了解一些历史的,唐初期的时候,市面上使用的只是雕版印刷术。
就是刻字,工人把字一个一个刻出来。
等到印刷时,将油墨涂在治好的文字版上,盖上白纸,用刷子轻轻刷平。
这种印刷术的弊端很明显,比如说,刻板太大,不易保存。
如果想改动或者添加删减内容,整块板都必须重新雕刻,耗时耗力。
一本书有多少页,就要刻多少个刻板,这本书印完了,那些刻板也都没有用了,
下一本书还要重新刻,又浪费人工,又浪费材料。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人工抄录。
只是如此一来,成本又高,又容易出错,也不是一个好办法。
对此,秦风整理了一下思路,又继续在朝堂上开口说道:
“现在的雕版印刷术也有很大的不足,印刷不够灵活,成本太高。”
“朕今日,要提出一套新的印刷方法,在雕版的印刷方法上做一点点改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