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情爱与利益

第(2/2)页

,亲卫正可以各回原职。

        卢芳年犹豫了一下:“霄霄快两年没见她爹了,还是要让侯爷看看孩子。”

        她和侯爷之间,原本她只有一颗真心,别的什么都没有,却想要太多。她不愿嫁,侯爷也并没想娶。侯爷并不欠她什么。而除了真心,能给她的,侯爷几乎全给了。现在,她也没有了真心可给。或许她曾经自以为的“真心”,只是一种索求爱意的借口。

        侯爷是霄霄的父亲,他那般疼爱霄霄,她不能让他长久见不到孩子。

        宁安华拍了拍她的手,真心实意地说:“男女情·爱,重要也不重要,不必太过放在心上。”

        卢芳年挽住她的手臂,又靠在她肩上:“我明白。”

        复试过后,很快便是殿试。

        自从皇上正位后,历次殿试都会亲自阅卷,排定名次,今科也不例外。

        四月初一,传胪大典。江明越被点为二甲第四十名,温澄被点为三甲第三十七名。

        二甲、三甲中,年龄、样貌合格的参加馆选。温澄文章略有不足,因相貌极佳,也被选为庶吉士。

        新科进士授官之后,林黛玉的婚期近了,各处官员升调也有了结果。

        原任户部尚书的承恩公经数次上表后,终于得以辞官回家养老。

        都察院左都御史贾雨村调为吏部尚书。

        在河南巡抚任上近六年的皇后长兄江明德,升为云贵总督,加都察院右都御史衔。

        原云贵总督卢临照调回京中,任户部尚书。

        原大理寺卿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原大理寺少卿——即二皇子侧妃闫氏之父——升为大理寺卿。

        云南迤东道分巡道张裕成调为顺天府丞。

        父亲升调回京,卢芳年欢喜得立刻乘车来找宁安华。

        宁安华也正因柳月眉要回京了高兴,笑道:“我可不用羡慕你了。”

        张裕成在三年前升为云南迤东道分巡道。去年卢芳年到云贵,自然与柳月眉相见了。

        宁安华问:“你还和我去东北吗?”

        卢芳年笑说:“怎么不去?我爹娘这一回来,至少几年不会走了。我去东北一年,明年回来也能见到他们。”

        宁安华规划:“我原本是准备六月初四走。可云南路远,柳姐姐大约六月中旬才能到。我便想着晚走几日,见了柳姐姐再走。也让你和你爹娘先见一面,如何?”

        卢芳年笑道:“全凭郡主安排就是。”

        宁安华便给林如海写信,又将京中变动一起说明,令人快马送去。

        皇上在有意削弱江家的影响力。

        江皇后的父亲辞了官,长兄虽是升任,云贵总督一职也可见重视,却更远离了京城,只余一个年轻的幼弟在翰林院,立刻显出势弱。而姻亲之中,温家也只有温澄,宋氏父亲已殁,三个兄弟官职最高只到四品,且不在京中,林家亦不在京里。京中只有几个小辈的亲家,其中江纯薇夫家的官位最高,现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而二皇子侧妃的父亲升了正三品大理寺卿,迈入“重臣”之列,是皇上对二皇子势力的补偿,也是在平衡二皇子正妃和侧妃的地位。

        这对二皇子是好事,代表皇上在认真考虑立他为储。对江皇后也不算坏事。

        但对江家和江纯岚,这并不算好消息。

        尤其是在二皇子对江纯岚的“宠爱”和对闫侧妃不相上下的情况下。

        江纯岚和闫侧妃先后有孕,江纯岚有孕已八个月,闫

        侧妃方六个月。

        江纯岚是二皇子母家的表妹,二皇子看似不偏不倚,其实已经是一种偏向。

        江家、江皇后、江纯岚和二皇子本该一致的利益,就这么出现了裂痕。

        宁安华和二皇子的接触不多,目前她认为,这是一个“聪明人”。

        在京中局势微妙的变化下,五月初一到了。

        宁安华最后检查一遍林黛玉的嫁衣和凤冠。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