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高振东的新“书房”

第(1/2)页

按照高振东的算法,其实工作极其简单,增加对总加密次数的设置并检查是否符合为奇数的判断,把加密程序变成按总加密次数循环,并判断加密次数的奇偶,调用对应的加解密算法就行。

    所以都不用高振东留下指导,防工委那边的人自己就干了,因此除了极少数人之外,根本没人知道这玩意是他弄出来的。

    回到娄家,娄晓娥看见高振东一脸喜色,但是却不说是什么事情。知道高振东是有工作上的事情在高兴,但是她没有问,她知道高振东有很多事情是不能问的。

    反正高振东高兴,她也跟着高兴就完事儿了呗。

    就自己家里南屋那个改造,昨天运来的材料,还没离家的她就能从中多少看出点儿端倪来。

    材料被包装得很严实,但是运进南屋的时候,她是看见拆包装的,高主任爱人,这个倒是不用避着她。

    她没见过改一下屋子装个机器,需要大拇指粗的螺纹钢和厚钢板的。

——

    事实表明,京城钢铁厂对于和高振东再次合作兴趣十足。

    郑良枢说最迟下周一,实在是太过保守了,就在他从高振东这里回去的第二天,他就去找了分管这方面的范副厂长。

    汇报了他在高振东那儿的收获之后,范副厂长没有半分延误,马上就带着他来到了谭厂长办公室。

    “你是说三轧厂的高主任有意,与我们再合作试制一种新钢材?”谭厂长面露喜色。

    郑良枢点点头:“是的,不是一种,是三种。”

    这个消息让谭厂长喜上眉梢,连高振东的条件和要求都没问,就拍了板:“干了,这個事情就交给你,尽快落实下来!”

    都是兄弟单位,这时候没那么多需要担心和考虑的东西,大家都是要脸的,何况这种事情,就是蹭人家车的,要什么自行车。

    而这个事情,毫无疑问是要交给郑良枢的,郑良枢初来乍到,马上就去找了高振东,而且极为顺利的拉来了项目,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他敢肯定,这个事情甚至在郑良枢外放之前,高、郑二人就有了充分的沟通,都是年轻一辈的翘楚,要是没有这一出,他反而要奇怪了。

    对此,他是喜闻乐见的,尿素钢可是在马不停蹄呼呼的炼着呢。

    当天下午,郑良枢、范副厂长就来到了高振东这里,高振东把老陈、李副厂长请上。

    两家厂子当天下午就拍板了,合起来再搞几种钢材,合作方式和上次一样,第三轧钢厂为主,京城钢铁厂为辅,但是事情都在京钢厂那边做。

    不过这次不一样的是,这次第三轧钢厂的主要人员不过去常驻,过去的就是一位普通技术人员,主要负责联络沟通。

    三种新钢材的配比、工艺、热处理等,都由高振东一次性交给京钢厂,由京钢厂负责试验落实。

    这看起来有点儿不平等条约的样子,毕竟这就意味着第三轧钢厂基本上任何实际成本和资源都不用出,但是却占据了这个项目的主导地位。

    但是京钢厂却对此非常满意,名义上的东西,反正也不会少了他们的,三个钢材,就是三个项目,每个项目的前三加起来就是9个名额。

    除了高振东雷打不动之外,剩余6个名额,一家三个,足够解决不少同志的问题了,更别说项目成功之后,生产的落地,毫无疑问是要落在京钢厂的。

    面子里子都有,这钱,花得开心啊。

    而三轧厂不出实际成本,但是出设计啊,这东西可不是资金人力和设备,咬咬牙,总是能拿出来的,这玩意就算咬碎了牙,该拿不出来还是拿不出来。

    五个人的小会开过之后,当天还没下班,两家联合的项目研究申请报告就打到十七机部了,十七机部领导看着报告,笑道:“良枢下去,工作开展很快啊,哈哈。”

    虽然看到这个报告,他就知道肯定是郑良枢和高振东有什么默契,可是这又不是坏事,要是一个默契能搞出一个新材料,他巴不得整个系统的同志们天天都在下头眉来眼去的。

    “为某单位的新装备研制钢材?看来这就是上次防工委那边和我们打招呼的那批钢种了,高振东这个安排不错,他出设计专业厂做实现,既不耽误装备的事情,也不耽误他的事情。”

    对于高振东能主动想办法,调动系统内的资源和,力量,完成相关任务,他是乐见其成的,这说明高振东是成熟的,不迷恋于单打独斗,既会分担又愿分享。

    听着领导自言自语,新的秘书很羡慕郑良枢,不过他也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