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小惩大诫,借鸡生蛋

第(2/2)页

,你们既出技术又出人,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了。你放心,你们厂的人来我们厂支援,我们一定把他们照顾得好好的,要是他们受了什么委屈,你拿我是问。”

    高振东摇头谦虚,连称“言重了”。

    最终,此次技改项目的论证结果出炉:原则上不反对技改项目的立项,但应根据与会专家意见,修编技改项目申请报告,交由与会专家函审并同意后,方可正式立项实施。其中,高温传感器部分工作,交由京城第三轧钢厂完成。

    虽然本次会议其实未能彻底通过审查,但是还是比被一枪毙了或者修改后重新上会要好一点。

    函审比会审要轻松一些,不用再开大会了,把材料送达相关人员手上,相关人员审查后出具书面意见即可。

    临散会的时候,高振东和技改申报厂开玩笑道:“这位同志挺好学的,不错不错,要不要考虑来我们厂工作啊?哈哈。”

    他们的领队打着哈哈:“哈哈,承蒙高主任看重啊,不过他还需要锻炼,需要多学习学习。”

    开玩笑,这小伙子虽然比你是差多了,可也是我们厂的宝贝好吧,可不能开个会就被你给挖走了。

    高振东说这个话,倒不是他对这个好学同志真有什么兴趣,而是不希望他受到领导的过多责怪。

    都是干工作,已经教训过了就行了,没必要追着不放,都训哭了,也就够了,影响人家前程更是犯不上,又不是什么深仇大恨原则问题。

    所以自己表示一下兴趣,不论真假,自然他们厂的领导就会重视这个小伙子,也就不会有什么后遗症。

    这算是一种阳谋了,不过大家对此都是喜闻乐见。

    十七机部领导听见高振东的话,暗暗点头,不记仇,会保护后辈,好,大大的好。

    虽然两个人年龄差不多,但是在他看来,好学同志妥妥的是高振东的后辈。

    其他一些明眼人,大概也是这个想法,对高振东观感很好。

    话虽如此,不过经过几个人反复说起这小伙子好学,这“好学”的外号算是给他坐实了,跟了他好多年。

    对此,“好学”非但不生气,反而觉得很荣幸,高主任都说我好学,怎么,不服气?人家咋没夸你好学呢。

    倒不是他犯贱,而是当能力对比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的心态就会发生很大变化,只有钦服和羡慕,没有嫉妒恨了。

    这就有点像我们动用一个旅搞实弹演习,周边宵小会坐立不安,但是动用两个集团军演习,他们睡得贼香,“我不配这么大阵仗,肯定不是冲我来的,和我没关系,该吃吃该睡睡。”事情不同,道理却相通。

    散了会的高振东,回到厂里,就把梁发明、方迎红、刘荣国叫了过来。

    “老梁,方姐,那两种钨铜材料怎么样了?”钨钼材料做出来之后,他们就转身做钨铜材料去了,也做了有一段时间了。

    “已经差不多了。”梁发明回答道。

    高振东对他们三人道:“现在有个事情,你们三个选一选。”

    于是就把外厂技改的事情给他们说了一下,虽然还没批复,但是看十七机部领导的意思,其实已经是八九不离十,这个态度,其实会前就已经很明显,有了高振东解决了传感器的隐患之后,那就更是板上钉钉。

    所以虽然还不启动相关工作,但是高振东可以预先把这个事情安排起来了,以免到时候安排不过来。

    说完之后,高振东道:“现在就带来两个工作,一个是新热电偶的试制,一个是赴外厂支援,你们可以自行考虑。”

    梁发明先表了态:“我就留厂里吧,家里人身体不好,走不开。”

    两个事情都挺好的,在他们看来,新热电偶肯定是能成功的,参考K型热电偶的情况来看,可以说基本上已经预定了一个今年的烈火科技二等奖了。

    不过既然十七机部领导这么看重外厂的这次技改,那肯定也差不了。作为高振东亲自指派过去的人,肯定也能在技改中有一席之地,而且这种工作经历对于个人发展非常有用,不论是在工作经验上还是评级评价上。

    所以综合来看,支援外厂的工作要更实惠一些。要知道对于梁发明来说,他想再提级别,除了熬资历之外,已经不是一个烈火科技二等奖能搞定的了。

    因此放弃支援外厂,其实还是有一些牺牲的,不过对于他来说,家庭更重要,因此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留厂试制新热电偶。

    (本章完)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