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低劣”的锦囊妙计

第(2/2)页

,在春抢种了更多的粟、春麦。到了夏,还可以种植水稻,水稻产量倍于粟、麦

        到9月底,就能再收不少于300万石估摸着除了流民所食,还能得100万结余,一成利绝对能返,过了这个村就没这店了”

        一群徐州人簇拥着陈珪父子,陈珪道“就算能还上30万石,广陵的粮食危机也并未解除自彭城、东海、下邳,兖豫司隶南下广陵之流民,不是10万,而是50万即使勒紧裤带,每月需要粮食也得50万石

        张飞、张昭在二个多月投入50万石以工代赈,其实根本不够,只能救下最多20万人。

        冬麦最早等到夏5月收获,最少还有3个多月,之间青黄不接,广陵至少还需要200万石粮食”

        众人七嘴八舌曰“沛相高论”“要不是沛相火眼金睛,怕是我等都被诓骗得底裤不剩”“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前面没还,后面又借。。哼哼”

        陈登“可能大家最关心的是,那我等世家豪族如何从中得利”

        “善”“大善”“还请沛相指一条阳关道”

        陈珪“刘青州既然又要把注意打到我们身上来哼他不拿出点实际的休想再给他帮忙广陵的曹掾、孝廉名额,一定要给在座诸位子弟”

        至于广陵太守,一定要给我陈氏

        还真是谈条件的好机会陈登望着河堤下歪歪斜斜、不甚整齐的麦田,脸色兴奋地潮红。乱世有地盘、有兵、有粮食才是正道。陈氏童仆数千,粮食以万石计,可谁会嫌弃属下人太多、官太大

        刘备不可能一直呆在广陵,就凭张飞、张昭、阳雍这干人,哼不能照菇的流民越多,

        卖身给陈氏和徐州世家豪族的流民就越多,此消彼长之下,陈氏话语权就越重“刘青州,可不要怪我们不借粮食谁叫你心大吃独食,非要杀鸡儆猴威胁我等非要用挖渠、休堤把壮丁都吃下去”

        “徐州诸世家豪族,除了东海糜氏、淮阴步氏几个,大多数不愿借粮。”刘茂低着头,有些不敢看几位叔伯。

        张昭“借了多少”

        “至今只筹到了5万石”

        张飞大怒“君候给他们好,他们不知好徐盛何在,点兵三千,把陈氏、臧氏给我围了”

        张昭“府君且慢”

        “贤兄且慢动手,君候北上之前过不能动手”阳雍急忙拉住,“诸世家有何条件什么,陈氏想要广陵太守和5个县长官职”

        张飞一把将面前桌子拍烂了“给脸不要脸,真想骑我头上本将军杀了陈珪老儿”

        阳雍“且住,君候留有锦囊妙计,待我取出一观。”

        诸葛亮和刘茂一样,眼巴巴盯着阳雍取出锦囊,焦急等待他将其中数字对照印刷本论语一一翻译。

        阳雍“君候,最多可以给三成利,借期一年但凡给三成利的,全部签订契约、签字画押,一式三份,借贷各一,剩下一个存在陶方伯处,约定本、利也全还粮食,不得还金、铜或其他财物”

        张飞、张昭、阳雍、刘茂、诸葛亮都面面相觑,君候的锦囊妙计就是让步么我们也会啊,好像太那啥了吧。

        提示如果觉得此文不错,请推荐给更多小伙伴吧分享也是一种享受。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