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新天地提前问世

第(2/2)页

成的“1933老场坊”;昔日的“弄堂工厂”集中区域改造而成的“同乐坊”;20世纪30年代国棉五厂“创邑·河创意产业园”;德必-愚园1890等。

  “马董,你的意思是想打造风情街区吗?”周洪亮这时反应过来,问到。

  “是呀,我记得之前和你交流过这方面的想法。”

  “那就没问题了,其实我们的未来城中,就设计了两条主题风情街区。一个是酒吧、咖啡、餐饮等为主的风情街坊,另一个则是以文化创意为主、小院落格局的街坊,定位是画家、摄影家、雕塑家等从事艺术创作场地。前店后坊,让游客能体验式游览及购买画作,算是另类的画廊。两个主题街坊一静一动,但无一都是吸引市民和游客驻足之处。”

  “有了规划就好,不过建筑风格方面,一定要修新如旧。建筑风格多参照40年代老沪上滩的建筑风格,体现沪上对外开放的包容性。不过建筑素材尽量取材于欧洲民居风格,那些过于奢侈的宫殿、教堂之类的,没有参考意义。我们需要打造的是亲和力,邻里无间的感受。”

  “建筑的竖向空间打造,应高低错落。2-3层、局部4层。上部可布置民俗客栈之类的功能。地下空间要结合地铁口、地下停车场的竖向交通,设计一些下沉式广场、天井等,与地面商业、住宅商店连接。既通风、又可采光,节约地下空间的能源。”马由又补充了一点建议。

  “好的,我在组织设计人员落实一下。现在正在大面积进行基础处理和地基工程,上盖建筑还需8个月时间,修改设计图还来得及。”周洪亮也赞同到,他回想了一下规划方案,应该和董事长的要求差异不大。修改没有难度。

  马由心中计算了一下时间,不论怎样,类似“新天地”这样的风情街,明年年底前就可竣工,较前世提前2年面世。

  “这个片区的户型面积有哪些?”

  “我们将这个片区,每一个地块都进行了详尽的优劣势分析,并结合规划中20多块街头绿地、公园等景观,进行了甲、乙、丙三类分级。最靠近街道、有一定噪音干扰的这是丙类地块,规划了50-70平方米,一房一厅及两房一厅中小户型。主要定位于沪上本地无房户、外地来沪就业的年轻人等客户。当然我们的中控隔音、保温玻璃和保温墙体,可以隔绝外部噪音。”

  “乙级地块主要定位改善型住房,面积区间为70-90的三房。小的是一厅一卫、大点的是两厅两卫。”

  “甲类地块是景观较好,庭院间距较大的楼王之类的规划。面积区间是150-280平方米,主要定位于大型企业高管、私营企业主等。”

  “户型方面,结合你提供的参考户型,有很多的创意。如错层阳台,跳高达6米,可打造成空中花园的绿色建筑。以及复跃式空中别墅、5.4米客厅层高,上半层为主卧室,下半层是次卧餐厅及厨房、卫生间等。面积150平方米,标准设计为四房两厅两卫,自己改造通过部分客厅5.4米层高分隔出阁楼,成为2间儿童房。可达到6房2厅2卫等。”

  马由点点头,这些户型是星儿从前世资料中精选出来的创意户型。

  房地产有句行话“能否吸引客户看景观,能否下单看户型。”

  这时是市场起步期,尚处于充分竞争阶段,各种楼盘概念层出不穷。有一汪水塘的楼盘就是“临水而居”;郊区楼盘则是“大自然里的温馨家园”;市区比较嘈杂的楼盘则是“地铁上盖往来如风”……。

  马由停止了遐想,指着还有一大片未拆迁的老房子问道:

  “拆迁安置进展怎么样?”

  “还算理想。我们采取了原地返迁及现金补偿另种形式,供原居民选择。安置标准是1.1.3,即原有产权是1平方米、补偿新房1.3平方米。若加上公摊面积则达到了1:1.6。且每户还能领过渡费150-200元。现金补偿款项更是高达2500元每平方米。”

  “这些拆迁安置标准,远远超过了沪上市官府颁布的旧城改造拆迁管理条例。且蓝星地产还巧立名目,用各种名义多给了不少奖励费用。给当地官府拆迁动员,创造了宽松的工作环境。其中有二分之一的居民,选择了现金补偿。拆迁协议签署比例已达96%,剩余的也在1个月内能全部完成。不影响我们的施工。”

  “原地返迁安置房,除户型差异外,外立面、景观打造及配套等,也要参照商品房建造,别形成新的棚户区。”马由叮嘱到。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