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下一代航发技术路线

第(2/2)页

,众人便开始了头脑风暴。

  这是马由这些年费很大力气营造出的一种学术氛围。在蓝星集团(及研究院)里,只要是技术研讨会,所有参会人员,便没有职称、职务等资历和级别的差异,哪怕是刚入职参会做记录的学生,也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谷螚</span>  马由更是在蓝星集团内部,严禁学术霸权的存在,决不允许任何人搞技术一言堂。即使他参会最终拍板技术方案时,也会耐心地阐述理由。目的自然是启发大家的思维。

  ……

  晚上8点,会议已连续进行了6个小时,晚餐都是后勤部门送来的盒饭,大家边开会,便匆忙填饱肚子。马由不由得揉了揉眉头,他超强的体魄、宽阔的脑域,倒不至于疲倦。而是明知道答案,还要陪着大家挖空心思探讨。

  好在他心态极为平和,不会喜形于色。若非为了培养设计人才,他大可直接让星儿从科技树中,找出适合当前制造能力、未来几十年上百年的先进发动机设计图纸,并予以优化。

  这样的情况,只要是技术研讨会,都会出现。但他每次都是得耐着性子,倾听众人的讨论,试图捕捉哪怕一丝有益的建议或灵感。

  “好了,看来大家没有其他意见了。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课题预研的努力,总体还是卓有成效。道理不辨不明,今天的头脑风暴,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下面有请马董讲话,大家欢迎。”众人精神一振,全神贯注起来。掌声也是十分热烈。

  “指示谈不上,《蓝航发-3》系列发动机,是公司发展规划中,最后一款传统燃油航空发动机。大家都开动脑筋,尽量挖掘技术潜力,这一点值得表扬。其实,所谓科学态度,就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就航发而言,我们只要把握一下四个方面的要素,就不难研发出一款优异的产品。”

  “首先,更加优良的气动设计。大家要充分利用我们独有的虚拟实验平台,这是我们能高效率研发新产品的秘密武器。无论什么天马行空的思路,都可以在虚拟平台上进行验证、修正、优化。可考虑采取减少叶轮机级数、燃烧室和喷管更紧凑、在可能情况下取消加力燃烧室等办法,来减轻质量。各种方案验证数值比较,肯定能找到一个较优方案。”

  “比如,风扇/压气机叶片采用有粘、全三维气动设计技术,燃烧室采用旋流燃烧技术,涡轮叶片采用有粘、全三维气动设计技术,并进行复合倾斜和端弯设计、先进的热端传热分析和冷却设计。喷管采用360°全方位气动矢量喷管设计等。”

  “其次,结构设计。采用我们一贯倡导的集约化设计理念,充分发挥新材料的性能。同上,我们可以通过不断验证,来优化各种结构的可行性。我们拥有世界最顶级的数控超精密机床的加工能力,可确保理想的新型结构实现。例如空心风扇/压气机叶片、整体叶盘、整体叶环、刷式和气膜封严、双层壁火焰筒、对转涡轮、双辐板涡轮盘、磁性轴承、内装式整体起动、发电机和骨架承力结构等。”

  “第三,新材料的运用。这是航空动力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是提高航空发动机推重比的便捷突破口。我们材料研究院,这些年不断有新型材料面世。主要有树脂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的钛基材料、耐高温合金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碳-碳基复合材料等。通过采用新材料,在保证其耐高温性、高强度的前提下,减轻发动机质量。”

  “第四,控制系统。这本就是我们傲视群雄的特长领域,将采用综合、分布、光纤、多变量及智能化数字电子控制技术,提高控制的可靠性,降低耗油。高度一体化数据总线的全智能分布式控制系统,能在高温、强电磁辐射及强振动条件下稳定可靠工作。”

  “综上原则,那么我们可以推演出如下技术路线图……”

  最终归纳后,定下了两条技术路线并举的方针。一是类似开式转子发动机的技术路线。这和其他几家航发企业重点关注的齿轮传动涡轮风扇GTF技术有所不同,难度更大。

  开式转子发动机最早提出,是在1980年底,至今已近20年。马由从资料中查询到,再过20年这个技术还是没有成熟,研发进程甚为缓慢。

  实质上它是介于传统涡桨和涡扇之间的一种新概念发动机。它带有多个宽弦、薄叶型的后掠桨叶,双排对转,外围无罩能存较高的飞行速度下保持较高的推进效率;其有效涵道比高达25~60。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