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担保人的问题

第(1/2)页

正月初八,陆凡带了两条烟前往县就业局。
  就业局局长是许铮,以前的人社局副局长,他能当这个局长,还是靠陆凡牵线搭桥,县委副书记边继得帮忙说话。
  看到陆凡推门而入,许铮喜出望外,起身迎接,亲自泡茶,笑道:“今天出门喜鹊喳喳叫,原来是陆大书记上门!”
  陆凡笑道:“许哥,现在哪来的喜鹊?待会你就会说乌鸦当头了,我是来为难你的!”
  “只要就业局能帮得上忙,你尽管开口,咱兄弟谁跟谁?”
  陆凡把“档案袋”递了过去说:“求人办事,得有觉悟,这是我的诚意!”
  许铮毫不客气的收下,笑道:“别人的烟我抽了咳嗽,你的烟我抽着顺口!东西收了,事不一定能办,我怕没那个能力。”
  “许哥,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无息贷款……”
  还没等陆凡把话说完,许铮便问:“你自己要?还是给乡里要?要几户?”
  “是给乡里的产业户要,今年我们柏树湾大力发展养羊和大棚,好不容易把村民动员起来了,资金问题卡在你们单位了,得500户以上。徐大局长,一定得支持我的工作呀!”
  “500户,不多呀?正常贷就行,我这肯定不存在问题,今年政府投入大,担保资金一个多亿,银行按照1:10的比例放款,差不多够用,柏树湾肯定优先。”
  陆凡叹了口气说:“你们的门槛是要有保人,都是农民,哪去找那么多正式工当保人?”
  “不是我推脱,这个问题没办法解决,主要是收款太难,烂账太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高书记、胡县长专门强调过保人的事。再说,没有保人银行也通不过。”
  陆凡说道:“许哥,违反原则的事咱不干,也不能为难你。我想了个办法,你看是否可行。对柏树湾的农民贷款,一个正式工能不能担保四户以上?其实也就是每人担保40万以内,我想应该能和银行商量一下吧?”
  “还不是为难我?没这么干过呀!”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现在是银行求着就业局,要是不同意,换个银行不就得了?”
  “哎,不好弄呀,这不是我一个人说了就能算,就算银行能协调好,我头上还有人社局长、主管副县长,不能偷偷摸摸的搞呀!”
  “许哥,你把银行搞定,其他的我搞定,怎么样?”
  “你都这样说了,我要是不帮忙就是不仗义了,也就是你!”
  陆凡笑道:“我就知道许哥不会让我白跑,事不宜迟,马上春耕开始了,农民等米下锅。”
  “催命鬼,好吧,我下午亲自去找信用社。”
  “那就拜托了,咱们分头行动,我去找刘旭平局长和杨川贝副县长。”
  许铮苦着脸说:“好歹等我把银行搞定吧?有这么着急?万一出意外咋办?”
  “别谦虚了,我相信许大局长的实力!拿捏他们,还不是手拿把攥,其实不想!”
  有位银行行长说过,他们是弱势群体,惹人发笑,因为实体经济遇到的困难,特别是融资难、融资贵,归咎于缺乏银行的支持。
  为什么他会说银行是弱势群体呢?因为银行经常受到各种干扰,很大一部分地方政府债务来自银行的贷款。很多时候,面对拥有巨大资源的地方政府,银行经常陷入两难境地。
  陆凡拿着“档案袋”找到人社局局长刘旭平,表达了柏树湾对无息贷款的诉求。
  刘旭平没有拒绝,表示杨县长和就业局同意,他肯定没意见。
  于是陆凡拿着“档案袋”又找到分管领导常务副县长杨川贝,算是老领导、老关系,以前有过不少交集,过年刚拜访过他。
  对于陆凡的诉求,杨县长表示,只要就业局和人社局认为可行,他这里不存在问题,反正又不需要他签字,其实主要责任还得业务单位就业局承担。
  两位领导的顺水人情陆凡欣然笑纳,体制内就这样,即使很简单的分内工作,也得上下协调,征得领导同意,这是最起码的程序。
  下午快下班的时候,许铮打来电话,让去宁阳宾馆208包间,陆凡欣然前往,知道事情大概率成了。
  果不然,包间里只坐着许铮和县联社主任,三人相谈甚欢,拼了一晚上的酒。
  联社主任不胜酒力,喝醉后相当豪放,表示他明天就去市里,保证把贷款的事办的漂漂亮亮!
  账自然是陆凡结,一天下来花销七八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