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突如其来的调研

第(1/2)页

到了周川镇工业园区,货车穿梭往来,新开发的区域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远远便听到打桩机的轰鸣声,挖掘机舞动着铁臂,挖机、吊机、工程车和工人们劳作的身影交织在一起,绘成了一幅宁阳人只争朝夕建设园区的壮观景象。
  陈德铭难得开玩笑:“鸿涛同志,这是你的‘根据地’,搞的不错!”
  王鸿涛谦虚道:“书记,我走的时候园区二期才启动建设,现在已经建到四期了,我可不敢贪天之功,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宁阳的众志成城、精准发力、攻坚克难,才是取得现在成绩的保障。”
  高远飞难得在省委书记面前展示,怀着激动的心情汇报道:“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周川工业园区以一流的发展速度、一流的运行质量、一流的建设和一流的招商业绩,创造出一片富有活力、生机勃勃的热土……”
  看完工业园区,陈德铭进村入户,调研党员承诺制示范点。
  听完周希和高远飞的汇报,陈德铭书记说道:“通过开展公开承诺活动,党员知其责、晓其职、尽其能。公开承诺,既是对自身的一种责任约束,也是进一步增强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与决心,同时可以使群众方便监督,做到阳光行政,提高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
  你们搞的很好,每个党员的承诺事项都进行了公示,在社会公众的关注下践行承诺,说道做到无疑会提高党员在群众中的形象,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全社会承诺践诺,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忽然,陈德铭好像想起了什么,话锋一转,说道:“前几天,我在秦川日报上看到一个新闻,有个乡镇全体干部为村民担保创业贷款,让我深受触动。这种乐解、善解‘急难愁盼’,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正是承诺制最好的诠释。
  心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只有为民实事办实、把为民好事办好,以真爱换真情、以真心换实意,才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升干群、党群关系。
  这个乡镇好像就在宁阳吧?”
  在场的人都在想,省委书记不可能无缘无故提及这么一件小事,即使是为人民服务的好事,一定是在释放某种政治信号。
  市委书记周希庆幸自己对这件事有点印象,便汇报道:“书记,确实属实,这个乡镇就在宁阳,市委专门指示宣部部门进行宣传报道,弘扬这种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大公无私、勤勤恳恳的务实之风!”
  陈德铭笑道:“不太远吧?既然在宁阳就顺便看看吧,下午的行程改一下。”
  看到周希书记的眼色,高远飞赶忙去安排。
  省委书记的调研,行程是周密安排好的,突如其来的改变把部署全部打乱,哪怕周希书记心里都没底,祈祷别节外生枝。
  于是,整个宁阳都动了起来,利用陈德铭书记在周川吃午饭的时间,城管局紧急安排清理街道,县交通局局长亲自勘察前往柏树湾的路况,看到坑坑洼洼的路面一筹莫展。
  陆凡接到了高远飞亲自打来的电话,马上全乡总动员,进行环境卫生整顿,并安排调研点。
  省委书记来柏树湾,多少年从来没有过多的事,全乡干部群众没一个敢想过,紧张之余又激动不已,又生怕捅了娄子,全乡严阵以待。
  一个小时后,县长胡成伟和副书记边继得赶到了柏树湾,指导具体接待事宜,才让陆凡忐忑的心稍微放下来一点。
  其实,两位领导心里也没底,只能根据以往的接待经验做一些指导,不过现在谁都知道,陈德铭书记来柏树湾要看干部为农户担保贷款,要求陆凡马上准备汇报材料,选定调研对象。
  陆凡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因为他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大多数乡镇书记不可能有这样露脸的机会,如果能给省委书记留下印象,在关键的时候可能会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所以,无论如何都得把握这次良机,必须精心准备,如果出现纰漏,别说会被领导们看低,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
  跟乡党委成员沟通好后,他们分头去准备,陆凡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写汇报材料,练习如何给省委书记汇报。
  下午两点,陈德铭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