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不如就叫冷锋吧!

第(2/2)页



        佐助点头。

        如果说之前他还不明白钟离假死的目的的话,在窥见了若陀龙王的记忆与这一路的见闻后,他有了一些猜测。

        还是跟磨损有关。

        任何生命都会在岁月长河中磨损,变质,强大的若陀龙王是如此,钟离也是如此。

        所以他现在在放权。

        如果没有他的还有若陀封印的介入,此时的璃月按照公子的计划推进,应该是一片混乱,仙人追究璃月七星的过失,而愚人众趁机发难,所有的压力都给到璃月目前的权力中心璃月七星。

        如果璃月七星能够处理好这次劫难,那么他们就是璃月合格的接任者,作为岩神的他就能彻底放权,转而以人间体钟离的身份在璃月港生活下去。

        但是原本的计划被他打乱了,璃月的仙人们因为他还有温迪的原因已经猜测到岩神没有逝去,大概率不会选择大闹,所以给到璃月七星的压力就会减轻。

        所以钟离他推进公子的计划就是在增加愚人众给到七星的压力。

        只是自己现在能够吸收缓解磨损,钟离似乎可以不用因为磨损退休?继续带领着璃月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佐助把自己的想法说给钟离听,而对方则是笑着说道:

        “你确实能够缓解磨损,不过你也终究会有自己的事情,没办法一直停留在璃月。”

        “而且有一天,我在港口漫步,听到一个商人对属下的夸奖,你完成了你的职责,辛苦了,现在去休息吧。”

        “那时,我在来往的人群中驻足良久,心中不断自问,我的职责,又是否已经完成?”

        “之前我一直在庇护着他们,但是如果有一天我真的离开了,他们能够坚持走下去吗?”

        “璃月需要开启一个新的时代,一个由神制转为人制的时代。”

        “其实理论上,若陀龙王也应该是留给他们的考验,只不过这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还有一点超纲。”

        灵智这时候有些瓮声瓮气的说道:

        “摩……钟离,你的意思是如果这次没有宇智波佐助,我还会成为你计划的一部分咯?”

        “你这家伙……也罢,我还是去为佐助小兄弟打造兵器吧。”

        说完,他也走出了往生堂。

        ————————————————————

        PS:这里说一下若陀叫灵智这个稍微有点女性化名字的原因,先要明确的一个点是原神的背景体系参考了诺斯替神话。

        (“若”读rě这种奇怪的读法,一般只在佛经里出现,譬如“般若rě”。“若”的这种读法,在中古汉语里是/ia/,一般被用来音译梵语中的jā,或巴利语里的ā。“般若”(中古汉语/puɑnia/)是译自巴利语  paā对应的梵语是  prajā。

        根据这种梵汉对音规律,“若陀”/ia  dɑ/应该对应的是梵语  jāta,或对应巴利语āta。“陀”在中古汉语里是浊音,一般只用来对译梵语里的浊音da或dha。但由于如果t夹在两个元音中间会受元音影响浊化,变得读如d。所以ta如果跟在一个元音后面,会用“陀”来对译,譬如“阿弥陀”  amita。

        jāta是形容词,意思是“为人所知的”。有个相关的名词是  jāna,意思是“知识”。佛经中一般音译为“闍那”,或意译为“智”。

        jāna有个古希腊语同源词:γνσι  gnosis,还有个英语的同源词:knowledge。三者都表示“知识”,都来自于共同祖先,原始印欧语的词根neh-。请注意  jā-,gno-和know,三者何其相似。

        Gnosis在诺斯替派的语境下一般被翻译成“灵知”。实际上,诺斯替派  Gnosticism正是得名于此,因此有时也被称作“灵知派”。诺斯替派的人的终极追求,正是获得“灵知”gnosis。灵知并非普通知识,而是一种超越物质自然之上的,对于事物本质的终极知识。诺斯替派认为只有获得灵知才能得到拯救,灵知即是拯救本身。)

        所以这里若陀在体验过佐助能缓解磨损的能力后,给自己改名叫灵智,他的野心很大。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