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十年之期

第(1/2)页

先前李匀苏就一直想问,为何王叔会一眼便认出那是余平师叔,于是真的去问了一番后,王叔只摆手说道:“我也算是老江湖了,遇事沉稳,分析能力自然也不弱,如果一个陌生人一直盯着你看,你还没有什么感觉,那干脆回家去算了,跑什么江湖。”而后李匀苏又问道余平,为什么知道来的人就一定是我们呢?毕竟这也没有任何的身份标示。没想到,那余平也只是摆手说道:“你不知道,为了等你小子,我看见一个人便这样问,看见相貌身高差不多的就问,丢了老脸,总能问对。”

        李匀苏只觉得头皮一麻,这样来看,原来不是余平师叔功夫高,而是脸皮厚实了一点呀。

        谈话间二人出了茶栈。

        余平背着手走在前面,李匀苏老老实实的跟在后面,一高一矮,就这样进了林子里。

        林是樟树林,下面有一条连绵上升的石梯小道,由一阶一阶的青石修成,石梯两边是沟渠,其中有着手掌高的水流自上而下流淌。

        流水清澈明亮,依稀可见其中还有不少石子滚动,顺着流水,从那高山处到了脚底。

        李匀苏问道:“师叔,那种田,从何处入手呢?”

        余平背着手跟在李匀苏身后,见李匀苏问道,只是简单说了句:得问自己。

        “问自己?我可半点不懂,还请师叔教教我。”

        李匀苏一边小心的上着石阶,一边请教着余平。

        余平一听此话,自然就不打算卖关子了,因为前些日子那王阳慧一大早便等在自家门口,说道着这关于李匀苏的一切事情,也吩咐了许多东西给自己,现在自然是有什么教什么,要毫无保留,免得等到年底与那王阳慧共坐一桌时,还数落自己的不是。

        余平简单捋了捋思绪,缓缓说道:“所谓种田,也就是找一个好地方进行修精,种田境有四层,分别是脚底涌泉田,脐下田,头顶百汇田和掌间田,刚开始的时候任意选择一个便可。”

        李匀苏喃喃道:“四层呀?不过,师叔,您说这武道四田为丹田,与之修道不可兼得,但是修道也是纳气,气随丹田而运,就如何做到不冲突呢?”

        这些话让身后的余平顿时感觉很诧异,因为这眼前的小子终究只是六岁孩童,怎会如此神悟一般有了这番理解,难道是那杜椿申教的好?

        余平顿时心里产生了了许多奇怪的想法。

        但最终还是回过神来耐心解释道:“你说的不错,武修与道修,前者为种田,种的丹田,后者为修根,修的也是丹田之根,不过武修四层,而道修则是特指脐下田。而之所以要求你先学习武道,则是为了修正身法,先学会如何运气,做到强根筑基。”

        “原来是这样,武道能够更好的打基础,然后使道修更加简单,不过,两者如何不相排斥呢?那武修可是真气,道修是灵气,一个温顺服从,一个野性十足,要是把控不好,会不会死掉呀?”

        李匀苏一脸认真的表示着自己的担忧,让那身后的余平竟一时语塞,顿了顿口舌,说道:

        “这个嘛,匀苏,你要知道,真气是内劲,外化成功,意为外功,修道为灵,性子野,但经过丹田一番运转消化,便成了灵气,属内功,一外一内,这个时候就会豪不冲突,只会相辅相成,但是......”

        余平一想到那死不死的话,心里竟然也出现一丝犹豫。

        李匀苏回过头,瞪着大眼睛抬头看着余平:“但是什么?”

        “你想听?”余平笑着问道。

        李匀苏连忙点头。

        “但是嘛,是两者差距过大,则会紊乱经脉,爆体而亡,哈哈。”

        “啊?这么可怕吗?”

        ......

        行着石梯上到尽头,便到了和弦山半山腰,站在山腰处,就能看见远处烟云缭绕,一层层白雾将树木遮掩,添了几分神秘色彩,若不是太阳照射,估计就无法见得山脚下的半分模样,真可谓是人间“仙境”,想来此般地方,应该也是少有人来的。

        山腰处的坡度很小,如履平地一般走在其上,也和在正常土地上无异。

        这里面积很大,且樟树的叶子更大更密更绿,还多了许多灌木茂林,青藤绿蔓。

        最显眼的,则是那不远处,几十米外的竹林,在这般地方,有这么大面积的竹林,倒也是李匀苏第一次见得。

        余平只介绍道:“竹林中修建房屋,更加清新凉爽一点,此外少了许多昆虫雀鸟,也清净许多,虽然夏至蚊虫较多,但有济世堂的草药闻香,放在家中倒也无妨。”

        寻着介绍声看去,那竹林中央的空地上,果真有一木屋,木屋被半人高栅栏围住,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