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惊!敕勒叛乱

第(1/2)页

正月十七日,暴风雪肆虐了一夜,弄得早起上朝的大魏群臣怨声载道。

        大家到了太极殿候着。

        皇上准时准卯到达,连因病缺失整个冬季朝会的太皇太后也来了。

        皇上神情肃穆,开口说道:“昨夜尚书省兵部收到八百里加紧,敕勒反叛!”

        整个朝堂一片哗然!

        接着就又听皇上说:“任城王,你来说说吧!”

        尚书令任城王拓跋澄出列。

        “河西敕勒,连川敕勒,东部敕勒,皆趁着部落酋长来京,为太皇太后贺寿,勾结柔然诸部,发动叛乱!

        三部敕勒,现在正各自带领着两三万敕勒人向北,意欲与北方柔然人会合!

        目前,河西敕勒,已有我大魏的沃野、怀朔两军镇出兵追剿;

        连川敕勒,由武川、抚冥军镇出兵;

        东部敕勒,由柔玄、怀荒出兵。

        但是我大魏的这六军镇,主要职责是为防御柔然蠕蠕大举入侵,只能派出部分兵力。

        反叛的敕勒部,又有柔然的接应,六镇军士,恐不能一举歼灭那些逆贼!

        因此,目前朝廷最重要的是,要派出三路大军,前往平叛!”

        尚书令给众同僚分析了目前的形势。

        “安定王!”

        太皇太后开口了,声音带着些许的虚弱。

        “臣在!”

        “如今你身为中军统帅,这平叛敕勒的重任,就交到你手上了!”

        “臣谨遵懿旨,绝不负太皇太后和皇上的厚望!”

        下朝后,拓跋梧和尚书令任城王、尚书仆射,还有中书令李冲等人,一起到了皇帝的御书房。

        中军的一众骠骑将军、车骑将军、镇军将军、抚军将军们,皆候在了太华殿内。

        同时候于殿里的,还有大司农,太府等人。

        终于,在午时,大家等到尚书令和中军统帅回来了。

        任城王宣皇上口谕。

        着淮南王拓跋他,领征北西路大将军,平河西敕勒叛乱。

        着东阳王拓跋天赐,领征北中路大将军,平连川敕勒叛乱。

        着骠骑大将军阿鹿桓,领征北东路大将军,平东部敕勒叛乱。

        三路大将军,各领精兵五万,即刻起与库部仓部衔接,下午酉时,粮草和精锐先锋必须出发,其余大军,明日卯时出征。

        中军统帅拓跋梧,领军五万,殿后,后日出发。

        根据前方三路大军的征剿战况,机动增援,协同作战。

        众将各领了军令,离开了皇宫。

        拓跋梧和任城王又去了皇上的御书房。

        此时司州牧拓跋义也来到了御书房。

        司州牧是平城京畿所在司州的最高行政长官,统筹京师政务、司法、治安、财经和防卫。

        此职位,位高权重,由与皇帝血脉相连的宗室成员担任。

        此次平乱,大魏中军派出了二十万大军,此时太皇太后忧虑京城安危。

        几位忠臣与皇帝,就京城内的禁卫军,虎贲、羽林的防御任务;

        京师郊外的关津,四方四维的四大中郞将的防御任务;

        整个大魏,东西南三方镇将如今的军事重任,都作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并一一发令到军中。

        整个大魏,由皇上坐镇京城,以不变应万变!

        太皇太后在万寿宫宴请了南齐使臣刘瓒。

        陪同出席的,还有皇上纳入后宫大半年光景的萧淑妃。

        刘瓒见着小腹隆起的萧淑妃,恭敬地行了一礼。

        这位自己齐国皇帝的亲妹妹,看来在大魏的后宫颇为受宠啊!

        下午拓跋梧又去了中军大营。

        当朝虽历经七代帝王,但每任皇帝,莫不勤于政务,且擅战。

        个个皆是内修庶政,外拓疆土!

        北魏鲜卑,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十分擅长作战。

        因此,北魏的中军,要出征作战的,在几个时辰里,便集结完毕。

        酉时,粮草和先锋准时开拔。

        拓跋梧一直忙到深夜才回了王府。

        他先到了寿安堂。

        太妃已惊悉敕勒之变,知晓拓跋梧后日便要离京平乱。

        她对拓跋梧一阵叮咛,让他不要为王府里的事情操心,安心前去。

        鱼藻居内,莺儿也未入睡,她忐忑不安。

        晚饭时,莺儿从太妃那里,知悉拓跋梧即将出征作战。

        生活在岁月静好的莺儿,从未想过残酷的战争原来离自己这么近。

        冷兵器时代以近身杀伤为主。

        虽然北魏的武器在这个时代最为精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