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二章 罗孚的问题

第(1/2)页

第七百零二章罗孚的问题

        ……

        “罗孚的资料你一直在看吧?”

        “跟我简单的说一下。”

        薄睿拓点了点头,组织了一下语言后,“1994年,宝马收购罗孚后,前后投入了30多亿美元,对它的生产线、研发体系进行改造,虽然最终没能扭转罗孚的困境,但它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以及发动机和底盘生产线都是全球最顶尖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也非常优秀,k系列发动机在耐用、省油和噪音方面做得非常均衡,是沃德十佳发动机之一。”

        “在资产方面,罗孚两个厂区的580英亩工业用地,6生产线和2条发动机生产线,以及在伯明翰的办公区,价值约25亿美元。技术方面,罗孚25、45、75,75tourer车型以及gzr、zs、zt、zt-t和英国最畅销的gtf跑车,xpover公路赛车的全部技术价值4亿美元左右。另外还要奥斯汀品牌,不过在失去了i后,我们想要进入微型车领域,只能从头进行研发。综上所述,现在罗孚汽车的资产大约在32亿美元左右。”

        “债务方面,罗孚拖欠银行贷款、机构融资394亿美元,拖欠供应商货款78亿美元,拖欠工人工资13亿美元,累计负债总额485亿美元。其中最大的一笔是2000年宝马公司提供的一笔427亿英镑的十年无息贷款。”

        郭守云点头后道:“比起债务,我更关心的是罗孚为什么会沦落到现在的地步?甚至连宝马集团都没有救活他们。”

        “这恐怕要从根源说起。…现代工业革命发源地是英国,但英国人又是保守的,从汽车发名那一刻就对这个新生事物产生很多怀疑。汽车发明没多久,欧洲大陆就对汽车的生产和使用采用了开明的政策,而英国正好相反,开始实施‘红旗法’。”

        “该法是在英国强大的铁路集团极力游说下颁布的,它禁止汽车速度超过步行速度,车在城里行驶时,前面要有一个拿红旗的信号员。该法的拾施成为汽车普及的一个严重障碍。1896年,这个不得人心的法律才得以被废除,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秀人才的英国汽车工业迎来了黄金时代,涌现出劳斯莱斯、宾利这些著名汽车品牌。”

        “但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政府开始对本国汽车工业实行关税保护,由于这一原因,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努力多次受挫。最终英国政府对外做出了妥协,取消了关税壁垒。英国的汽车工业虽然没有面临本质上的动摇,但却开始面临国外产品的竞争。”

        “另外,从1952年起,英国开始实行分期付款赊销政策,但英国是个进口国,为了改善国际收支平衡英国政府经常会采取降低国内经济增长速度,限制国内需求鼓励出口的政策。1952-1973年,分期付款法案修改了18次,因而造成国内需求起伏不定。英国的汽车厂家因为摸不准国内需求的脉搏都不敢贸然提高产量。比如1961年英国汽车厂的生产能力是300万辆,而实际只生产100万辆。在英国的汽车转向出口的时候,英国政府却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台保英镑的政策,这就使得英国汽车出口无利可图。”

        “在内需和外需都疲软的情况下,英国汽车工业的产量和销量只能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这样就影响了英国汽车工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剧了英国汽车工业的落伍。”

        “这百年来英国起起伏伏的政策,造成了英国汽车从来没有进入真正的大规模生产。所以,无论是劳斯莱斯、宾利、罗孚、路虎、捷豹,还是阿斯顿·马丁、奥斯汀,它们都是精益求精的高档豪华车,在固执、守旧的英国人带领下,像一个保守的老贵族,从来不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设计汽车。他们想的是设计他们认为优秀的汽车,让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