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原文萧瑜结局

第(2/2)页

吃了点东西便去了紫宸殿。这几天她每天都会去紫宸殿坐坐,陪皇帝说说话,或者听听皇帝商议国事。

        不想等她到紫宸殿的时候,德顺对杳杳道德妃正在紫宸殿里。

        待德顺通报过后杳杳一进去就见到了站在榻旁拿着汤药的德妃。德妃此人在原书里也有出场,但戏份不多。

        德妃郭氏是地方官员之女,生的貌美,性情也温和喜静。她就是在外游历的六皇子江景淮的生母。另还育有乐安公主江婉比江景尧大两岁也是和江景尧走的最近的小姐妹。

        可能是因为郭氏生在小户之家,胆小自卑,对后宫之争能躲就躲。

        在儿女的教导上也是这样,早早的便将六皇子送出了宫。远离了权力中心。

        好在她这一双儿女也是与她一样性情温和。

        郭氏此人在后宫存在感极低,之所以封了妃也是在之前的夺嫡之争里闭门不出。

        那时她位份又低,没人注意到她。待争斗尘埃落定,几个妃位的妃子几乎全部落马,剩下来的一个也是终身幽禁宫中。

        而自从靖昌公主的生母昭仁皇后仙逝之后,皇帝便未在踏入过后宫。

        后宫又不能没人主持大局,于是皇帝便封了当时算是资历最老的郭氏为德妃,叫她代掌后宫。

        有几个杀鸡儆猴的妃子在前,胆小的德妃更是谨小慎微,在后宫也是深居简出。

        此时乾封帝正在外间小榻上看书。屋子里依然充斥着淡淡药味。她进来行了礼便被皇帝叫着到跟前去。

        德妃见她进来便和她行了礼退出了紫宸殿。

        待她坐下便听皇帝问道:“今日大典过后景明过来了,我问了他你近些时日在延英殿的表现。”

        杳杳等着听下文呢,结果那头皇帝说道这里就不说了。杳杳疑惑的看他。便看到皇帝笑着一脸你猜他说啥了的表情。

        杳杳:“”

        “阿耶!他说什么了,他是不是说我坏话了?”杳杳确实很好奇萧瑜跟皇帝说什么了。

        说实话她这人真的不是个做皇帝的料。这几天在延英殿也是学个皮毛。所谓的为君之道到她这里真就装装样子。

        至于怎么装样子

        总结一下就是少说,要是不知道说啥就保持微笑。毕竟太傅看到她这一副扶不上墙的样子就会开口把话揽过去的。

        她有时候觉得有些愧对江景尧和皇帝,毕竟江景尧不说文韬武略,做个守成之君还是绰绰有余的。

        但是她虽然有着江景尧的记忆,却没办法像她一样的思考。江景尧会的知识对她来说无异于纸上谈兵。

        杳杳也不懂那些治国之道,驭下之道,四书五经更是七窍通了六窍

        事实上杳杳在乾封帝和萧瑜眼里现在的表现都已经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期。

        虽然江景尧不像是这个时代普通女子那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是毕竟从小长在宫里,最远的距离也是就是跟着乾封帝去别处行宫避暑顺便看看当地风土人情罢了。

        而杳杳毕竟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女性。三观跟现在这个时代的人是完全不能比拟的。这对于她来说有利也有弊。

        再加上杳杳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便能少说话就少说话,就怕自己露馅。当真的需要她说话的时候倒也能言之有物。总能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件事情。所以有些时候反而能让萧瑜觉得她是有些大智若愚。

        杳杳看皇帝的表情也知道萧瑜肯定是对她口下留情了。也不着急,看着殿里没别人就开始了自己的拿手技能——拽着皇帝袖子撒娇。

        乾封帝最是受不了小女儿撒娇。本来就是想逗逗她,这会儿也不瞒着,说道:“景明说你假以时日必成明君。”

        杳杳:“???”

        杳杳没想到萧瑜会对她评价这么高,她觉得萧瑜在睁眼说瞎话。一时间有些愣神。

        乾封帝看她这个样子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说道:“景明有大才,如若不是萧家他估计不会身在朝堂。待我退位后,我遍会叫他做摄政王。待他觉得你可以自己独当一面的时候他自会辞官。此乃萧家家训。届时你无需担忧。也不用挽留。”

        杳杳听到这里突然想到原书里的结尾。

        果然世界线又按照原本的轨迹走了。但原书里皇帝并未对江景耀说过这种话。而原书结尾里萧瑜的结局也是辞官。

        如果配合今天皇帝这话。那看来原文所谓的“打倒反派”就要画个问号了。

        这样看来萧瑜比江景耀更像是男主啊!有能力有手段,有钱有颜,人品还很好。做过不知道多少利国利民的大事

        这边杳杳在胡思乱想,那边皇帝又说道:“如今景明对我说你的好话,便是他愿意辅佐与你的意思。你也不要怕自己做不好。再怎么样都有景明在后面把关。你只管放心去做就是了。”

        杳杳:“”她怎么觉得这话听着有点同情萧瑜了呢。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