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成立家族基金;港岛沿线地铁招标

第(2/2)页

底,张卿注资33亿港元,家族基金会正式成立,由米国请来的专业团队管理基金会。
  成立的第二天,张卿便以基金会的名义给香江的东华医院捐款2000万港元。
  1980年12月31号,由兴盛置业在粉岭与上水的两个中低端大型屋邨建成。
  兴盛置业请来了兴华地产的销售部门帮忙推销,半个月内便销售一空。
  中低端住宅的价格已经涨到了600港元每尺,粉岭与上水两个项目让兴盛置业获利12亿港元。
  兴华地产获利4.8亿港元。
  1980年元旦刚过,兴华地产便推出旗下三个地产项目,分别是淘大花园第三期、石门邨第二期、大浦南新邨。
  其中淘大花园第三期推出5栋35层的高端住宅大厦,共计1400个住宅单位,每个住宅单位面积平均为500方尺,总计住宅面积约为70万方尺。
  平均售价为1000港元一尺,淘大花园第三期让兴华地产获利7亿港元。
  石门邨第二期高端住宅面积为110万方尺,盈利11亿港元。
  因为其他地产公司也趁着行情火热推出了大量的住宅公寓,市场出现了供应过剩的现象。
  所以张卿决定将大浦南新邨个住宅单位全部以出租的形式发售,将楼盘捂在手中。
  大浦南新邨与沙田第一城同样都是填海得来,将楼盘捂到90年代,张卿预计获利超千亿港元。
  1981年,农历新年刚过,港铁便放出消息,公开招标地铁港岛沿线9个地铁站上盖物业的发展权。
  张卿知道又一场硬仗要来了。
  前世,恒隆地产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后,到了81年各项投资收成在望,公司业务进入高峰期。
  恒隆领导层雄心万丈,先后与新世界发展、凯连酒店、华懋、信合地产、花光地产、怡化置业、益新置业、万邦置业、廖创兴企业以及淘大等地产公司合租成3个财团,竞投地铁港岛沿线的9个地铁站上盖物业发展权。
  其中三个财团中,恒隆占股60%。
  因为财团规模庞大,恒隆一举击败长实、置地等大牌地产公司,获得全部九个地铁站的上盖物业发展权。
  通过这个项目,恒隆获利40亿港元。
  这一世,恒隆同样联系了一大批的地产公司,来参加港铁的竞拍。
  交标书的时候,都是一大帮子人一同前往,气势之盛大,俨然一种不拿下标书不罢休的姿态。
  提前知道结果的张卿,自然不会把这种美事让给恒隆。
  兴华地产联合丰隆国际、兴盛置业、兴东集团组成财团,与恒隆财团竞争标书。
  其中兴华地产占股70%,剩下三家各占股10%。
  因为有了前几次的与港铁公司的合作,再加上兴华基建参与了港铁的建造,恒隆财团在兴华财团面前没有一点优势。
  事情也如张卿想的一样,经过几番争斗下来之后,最终由兴华财团出资50亿港元,拿下全部九个地铁站上盖物业发展权。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