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初见老杨头

第(2/2)页

有两三亩大,大家在这里终于安顿了下来。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古玩书画城的占地。
  而老杨头和苟小宝说过,当时在京都,散户里面做的比较成功的。
  那是在白桥和红桥那两个地方卖旧货的,因为他们那边有几个铁皮房子,也兼职卖古董。
  而老杨头所在的后海,荷花市场。主营的是卖花鸟鱼虫的,兼职卖一些旧货。
  老杨头的铁皮房,原来是外地过来摆摊的货主,每天的货都卖不完,不方便运输,才搭建了几个铁皮房子。
  而真正把这些铁皮房子,变成古玩商店或者古董商店,那是90年代初了。
  而1992年,潘家园也确定作为古玩市场。
  所以说,苟小宝觉得马援朝写的书里面,疑点非常多。
  一个外省的愣头青,身上带着大量黄金,在法制还不太健全的86年,到处都是地摊,连正规的古玩店都少见的京都,一下就找到了愿意收他黄金的店铺,并且给了高价,还让他安安全全的把钱拿回了家。
  苟小宝觉得。这件事儿让他编写成故事,他都没有办法讲出口,因为疑点太多了。
  所以昨天晚上苟小宝通篇考虑之后,决定今天先去找老杨头,毕竟这个人前世对他着实不错。
  苟小宝来到车站边上一个僻静小胡同内,看了看四下无人,从空间内拿出一辆自行车,把自行车后货架上的一个邮局专门送报纸信件的大绿挎包,背在了身上。
  时间还早苟小宝也不着急,七八公里的路程,苟小宝晃悠悠的骑了一个多小时。
  苟小宝来到后海的荷花市场,看见99%都是地摊儿,卖花鸟鱼虫的和卖旧货的一半一半吧。
  卖花鸟鱼虫的摊子都很大,而卖旧货的摊子都比较小。
  苟小宝在卖旧货的摊子上面查看着,有专门卖旧书旧报的,旧衣服旧鞋的。
  专门卖瓷器的只有两个小摊位,就是找一个床单,往地上一铺,摆些盘子,碗,茶壶,伟人像之类的。
  剩下那些摊位就不是特别专业了,青铜的刀剑有之,烟袋锅,佛像有之,盆,碗,花瓶有之,文玩核桃,各类钱币……总之五花八门,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这里找不到的。
  终于找到了老杨头,这时候的他,和苟小宝十来年之后见到的没什么区别,还是那样的干瘦,精气神不是那么太足。
  十来年之后在潘家园拥有店铺的老杨头,那真的是意气风发,成功商人一枚。
  苟小宝看到老杨头手里拿着一个手把壶,却紧张兮兮,贼头贼脑的四下观望,40多岁的人了,一点沉稳劲儿都没有。
  老杨头看见苟小宝来到摊前儿,也不看摊上的东西,直勾勾的看着自己。
  老杨头慌忙站起身子,用着询问的口气问道:小哥儿你是要买什么东西还是要找我有什么事儿?
  因为这个年代,从老杨头手里出去的古董,都是以旧货或者是工艺品的名义卖出去的。
  老杨头想着,是不是自己卖出去的哪件东西,出现了纰漏,让人找上门来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