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公报私仇

第(2/2)页

极。

        “感觉如何?”

        语气强硬没有半点的温度,看到她此刻的表情,李兴隐约感到了不妙。笑南拍了拍手,不紧不慢道:

        “告诉师兄一个好消息,为了最大程度地表示我的诚意,我特地让人去药店买了些巴豆煮开了,然后用来泡茶,希望师兄喝了以后身体安康,长命百岁。”

        说完,肆无忌惮地笑了起来。李轩明、李哲辉不可置信地望着自己的妹妹,只恨不能找条地缝钻进去,李兴周身的血液一下子全部冲上脑门。

        “你这个……”

        突然口里、咽喉、食道俱是剧烈的灼烧,心口一阵恶心,还来不及多想,“哇!”地就吐了一身,鼻腔和口里一阵酸苦。随即腹部火烧火燎地疼痛起来,额上渗出了涔涔细汗。他大骂自己的愚蠢,恨不得立刻把自己给抽死。

        “我早该想到的,你这恶毒的女人,暗算我。”

        笑南见状一开始也吓了一跳,怪自己下量太大,但一听他骂自己恶女人,怒道:

        “是,我就暗算你,对你这种混蛋用这种法子算便宜你了,信不信哪天我不高兴了一把药毒死你?”

        说完重重一哼,双手交叉在胸前,颐指气使地看着他。两位哥哥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居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你---”

        李兴又气又恨,一时间竟不知道说什么,他身体难受,一旦气愤便觉得呼吸困难,窒息、疼痛难忍。他捂着肚子,大口喘着气趴在桌上。

        报复的快感袭上心头,笑南一只脚踏上板凳,肘枕在弯膝上手支着下巴,以胜利者的姿态斜睨着他,他眉头紧皱,脸涨得通红,耳边听她说道:

        “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臭小子,我叫你目中无人,你这个猪头,比猪还笨,你不是自以为是,自认为很聪明吗?我说和好就和好了,我让你喝茶你就喝了,你怎么这么听话呢?”

        接着又是大骂,什么笨蛋、白痴、蠢驴、傻瓜之类,

        “我就暗算你,你不服吗不服你来打我呀。”

        笑南泄愤似的一把把他推倒在地上。

        “你怎么啦,平时不是很威风吗,怎么现在像只病猫了?别装死哦,我告诉你,我这人可不是好欺负的,以前不是我怕你,而是师父师兄们帮你,从现在起,你再敢惹我,我会让你死的很难看。”

        李兴再也听不进她后面的话,两位公子见状,忙扶起李兴,李轩明立刻喊人去找大夫,李哲辉又让人端来茶,李兴感觉五脏六腑在燃烧般,捂着肚子,大汗淋漓道:

        “我要如厕。”

        两位公子一左一右,扶着瘫痪了一般的李兴离开了。

        眼看着那臭小子上吐下泻,出了个大大的糗,笑南心中欢喜无比。

        将军看望了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李兴,震惊之余,狠狠地将笑南训了一番。之前小打小闹,将军都任由着她,这一次眼见闹到如此地步,将军想着不能再惯着这个女儿。不知她以后还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笑南本以为父亲会念在父女之情上不计较,直到将军气势汹汹让她跪下,令人拿出家法,几个下人把她按在板凳上,欲要杖责。笑南才傻了眼。

        夫人和两位哥哥过来劝解,可将军的为人她们最清楚不过,身为护国大将军,那是言出必行。可怜笑南被打了五十大板。

        夫人在边上哭成个泪人,笑南毕竟练武出身,且下人也不敢重打,所以,这点伤也不碍事,修养半个月也就好了。

        李兴自那之后,想着自己以后和笑南抬头不见低头见,难免又磕磕碰碰,心生去意。打定主意,便去向将军辞别。无奈近日将军公务繁忙,已有些时日不见踪影。

        煊赫王朝表面繁荣,实则一步步在衰落。特别是近几年来北边突然崛起的后梁国对王朝一直虎视眈眈。后梁原本是煊赫的一个隶属国,之前一直俯首称臣,连年向王朝进贡,这两年来断了贡奉,且气焰嚣张,新皇帝野心勃勃,步步为营,宣称要一统中原。

        岱宗皇帝与文武百官最初都不把这小小的蛮夷之国放在眼里,不料一年前后梁突然发难,派来使臣说后梁人多地少,望王朝能体恤,看在后梁连年进贡的份上,将边疆的几个州拨分给后梁百姓,这是明目张胆地索要土地。

        岱宗皇帝异常气愤,当场将那使臣打入死牢。后梁却以此为由,举兵进犯煊赫边境,并扬言要在十年之内取下煊赫王朝。

        李骞身为武将,义不容辞,带兵抗战,虽将蛮族驱逐出境,兵马却是损失惨重。煊赫朝安逸已久,上至皇帝,下到士兵,散漫已久,突如其来的一场战役,打得他们措手不及。

        李骞多次上奏皇帝,要加强防范,操练兵马,可那皇帝以为这一战已挫伤后梁锐气,不会再来犯,日日歌舞升平,醉生梦死。

        不料一年之后,后梁卷土重来,破了边疆的一座城池,杀了守城大将,并向前进犯,气势跋扈骄横。消息传到朝廷,岱宗皇帝终于坐不住,急急召来文武百官商议,并一改往日对李骞视若无睹的态度,故而李兴这几日都在府中见不到李骞的身影。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