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杀得还不够

第(1/2)页

朱由检这时也紧张起来,“是啊,先生,现在京城周围,已经完全没有防守的力量了,如果此时鞑子进犯,京城危矣。”
  江风又点了一支烟,抽了一口,才慢慢说道:
  “此时的多尔衮,还没有搞清楚我们这里发生的事情,他暂时不敢来趁火打劫。”
  “所以,我们必须要最快速度将闯贼的残余势力赶出直隶,然后立即回援京师,这就是打一个时间差。”
  “我为什么急于去张家口抢钱?就是要尽快弄到足够的银子,然后用这些银子重新招募军队,保卫京城。”
  朱元璋说:“江小子,你太异想天开了,你以为招募到的百姓,马上就可以上战场?”
  江风笑道:“老朱,后世有一句话,叫做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明军之所以面对闯贼和鞑子节节败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军饷不足,如果有了足够的军饷,我们就可以招募到很多溃散的明军和农民军。”
  “这些人大多都身经百战,只需要有一些有丰富统兵经验的将军,很快就可以组织一支强悍的大军。”
  朱由检这时也来了兴趣,高兴地说:“对对对,其实,明军将士如果死战的话,战力还是不错的。”
  他突然想起来,前面江风安排王承恩去吴三桂那里监军,问道:
  “先生,您安排王承恩去吴三桂那里劳军,还让他当监军,这个吴三桂可以信赖吗?”
  这话可是把江风问住了,吴三桂基本上可以算历史上的第一大汉奸,江风对他也是恨之入骨。
  问题是,如果明朝不灭,他会不会投降多尔衮?如果把多尔衮的斑斑劣迹都告诉朱由检了,以朱由检的性格,恐怕不会容忍吴三桂。
  如果没有了吴三桂,关宁铁骑谁来指挥?山海关谁来防守?就算换一个人过去当总兵或总督,辽东的那帮骄兵悍将会不会听指挥?
  “其实,忠与奸,有时,有的人,也很难判断。吴三桂在历史上最后投降了鞑子,成了鞑子的马前卒,欠下了累累血债。”
  “但是,如果明朝不灭亡,他大概率不会投降鞑子。他本质上就是一个军阀,把辽东和关宁铁骑当做他权力和财富的来源。”
  “所以,对待吴三桂,你要慎之又慎,千万不要重蹈毛文龙的覆辙。”
  说罢,他看了朱由检一眼。
  说到毛文龙,朱由检的眼皮跳了跳,尴尬地低下了头。
  “如果不是袁崇焕杀了毛文龙,有毛文龙驻守皮岛,牵制后金,鞑子永远不敢大张旗鼓地袭击京城。”
  “如果不是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尚可喜、耿仲明、孔友德不会投降鞑子,鞑子就不会有水师和强大的火器,也不会对大明构成威胁。”
  朱由检长叹一声:“我没有识人之明,误信了袁崇焕这个国贼,以至于酿成今日之祸。”
  看朱由检痛彻心扉的样子,江风也没有继续刺激他。
  “辽东的事情非常复杂,辽东的武将和朝堂的衮衮诸公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他们像嗜血的鳄鱼一样,都盯着辽东每年的五百万军费呢。”
  朱元璋听了半天,越听越气。
  “江小子,我怎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