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结发

第(1/2)页

第96章  结发

        “请舅母上轿!”甄行开口,学生们随后相即附和。

        格调,不就上来了吗?

        入了轿子,杜笙霞笑嘻嘻的:“阿耶阿娘、兄长嫂嫂,等我三朝回门,弄好吃的、上好酒啊!”

        当然,忙着盖盖头的杜笙霞,并没有回头。

        这是当地一个比较看重的规矩,出嫁不能回头看,要一路向前。

        得,就这模样,你指望她哭嫁?

        大唐有哭嫁,但不是所有地方都讲究这个。

        而且,哭嫁也不是什么好风俗。

        正常的哭嫁是舍不得耶娘;

        然后发展到哭耶娘狠心,为了钱将女儿推入火坑;

        哭媒婆心肠歹毒,让自己嫁个残废、痴呆、恶心肠。

        范铮当然不讲究这个。

        樊大娘的鼓点起,轻快的调子,带着鼓乐走起,大约是《杂曲》的范畴吧。

        本来路上还会有些障车,相熟的人出来要热闹一把,讨两文喜钱的,可看看铁大壮他们腰间的突起,还是偃旗息鼓了。

        这个习惯,到了后世就严重变味了,成了一些老泼皮勒索年轻人钱财的途径。

        铁大壮他们的本意只是防意外,倒把讨喜钱的人吓开了。

        轿入敦化坊,热闹的声音涌入轿中,让好奇的杜笙霞悄悄拨开一点盖头,从轿帘的缝隙往外看。

        呀,这人声鼎沸的,怕是整个敦化坊的人都来了!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如苦贞贞之类守孝期的人,虽然不忌外出做事,却不能参加喜宴,苦贞贞托陆甲生随了十文的礼,礼到人不到。

        轿子稳稳停在在范家宅院前,轿帘前是一路红毯。

        整个宅院里,只有范老石与元鸾在,其他人必须循新娘子的足迹才可以进来。

        范铮下驴,牵着杜笙霞柔软温热的手掌,共同踏上红毯,甄行、巫桑在身后撒五谷杂粮为贺。

        路长毯短,就需要陆甲生他们不停地,将位于身后的红毯转到前头继上,这个名目就叫转席。

        不铺毯子不像话,尽铺靡费太高,所以转席就成了最经济的法子,在中下层人群中广为流传。

        过火盆、过马鞍、过粟袋,这种玩法,并不是整个长安都有。

        在杜笙霞还戴着盖头的情况下,范铮当然只能抱着过了。

        进门之后,并不是先拜舅姑,而是先拜猪舍与炉灶。

        猪八戒大笑:这就是社会地位!

        拜神祗之后才是拜舅姑,还要拜观礼的宾客。

        稍稍意外,观礼的人群中,除了刘谙、华鸣,竟然还有李义府的身影。

        还以为李义府用完了人,就要过河拆桥了呢,想不到他还有点人情味。

        李义府一脸假笑。

        他倒想用完人就扔呢,问题范铮反手就给他一个惊吓。

        号称全长安城最狂的公子,被他反手弹劾了;

        太子仆寺丞,被他一言送太子率更寺用刑了。

        当了几年门下省典仪,冷板凳坐够了,无人问津的滋味李义府不想再尝了。

        风骨?

        哪有什么风骨,有的只是满腹牢骚!

        范铮成亲这种惠而不费的场合,李义府当然要紧紧抓住!

        魏王府典签武能踏入正堂,叉手行礼:“恭喜监察御史喜结连理,下官奉魏王妃之命,向范家娘子奉上于阗白玉臂钏为贺!”

        一片惊呼声,让杜笙霞倍感得意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