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第(1/2)页

第172章

        面上浮现出微笑,范铮开口:“李津、李洽,叔父考考你们啊,长者赐出自哪里?”

        李津露出甜甜的微笑,却不开口,仿佛不屑回答如此简单的问题。

        李洽朗声回应:“回叔父,出自《礼记·曲礼上》: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

        咦,小奸佞厉害呀!

        击掌声中,御史大夫李乾祐,治书侍御史韦悰、刘祥道,侍御史唐临,依序踏入府中。

        基本上,御史台的头面人物都到齐了,颜面够大,李义府看了心头发酸。

        要是自己家设宴,他们会来不?

        呵呵,李义府忘了,以他的貔貅性子,设宴是不可能设宴的,除非能收厚礼。

        几位上官的莅临,让范老石与元鸾喜笑颜开。

        倒不是因为品秩大小,纯粹是从耶娘的角度来看,见到自家娃儿为上官赏识而高兴。

        御史台的人来,是范铮的邀请,情理之中的事。

        高履行、沃鯌与范铮有些交情,来往也正常。

        魏王府随礼。

        万年令随礼。

        准备上菜肴时,陆续的来客让范铮意外。

        刑部尚书刘德威、大理卿孙伏伽、司农卿郭嗣本。

        好吧,范铮是与这几位有交集,可没深厚到可以宴请人家的地步。

        鸿胪卿刘善的到来,才真超出范铮的交际范围。

        从哪个角度看,范铮与鸿胪寺也没有产生过丝毫往来。

        邦交范铮嫌麻烦,丧葬范铮嫌晦气。

        四方馆又不归鸿胪寺管,那是中书省通事舍人管的,跟范铮也挨不着。

        三省,不,六省都不是范铮有资格触及的,整个察院都没有那资格。

        但客人笑容满面地上门道贺,范铮也只能笑脸相迎。

        刘善人如其名,满面善相,但范铮不敢有丝毫怠慢。

        大唐这些搞邦交的,太牛皮了,惹不起。

        安兴贵开了一人灭一国的先河,唐俭冒死夜宿突厥大营,还有后来的王玄策泥婆罗借兵,都是凶残之极的。

        “老夫冒昧来讨一碗喜庆酒,愿给事郎平安百年,长享福祚。”

        刘善笑眯眯地掏出一块蓝田玉佩。

        范铮不识货,李乾祐笑眯眯地取笑:“刘善老儿,可真是下血本了,冰花墨玉也舍得出手。”

        于阗的软玉虽然不错,但大唐的玉更多是蓝田玉。

        直到开元十七年,蓝田玉山遭遇了大地震,山摧百余步,蓝田玉才在历史中销声匿迹了上千年。

        墨玉本身的品质就不低,加上冰花,就更上一层楼了。

        刘善打趣:“知道你看得紧,老夫也没敢打这主意,毕竟鸿胪寺也给不了侍御史之位。”

        范铮有点迷糊,才在监察御史位置上呆多久啊,资历都没混够,美梦不敢想。

        殊不知,领了一个观风使,资历上,范铮已经不缺了。

        李乾祐也早有意将范铮迁入台院,察院这个池子,终究是太浅。

        范老石对这些不怎么明白,唯一明白的元鸾,轻轻挥着汗巾掩口,免得笑容失礼。

        矜持,矜持,笑不露齿。

        范百里肉肉的小手一张,对刘善露出甜甜的笑容,索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