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乡党

第(1/2)页

第190章  乡党

        白叠填充,还是闹了不少笑话。

        范铮漏了弹棉花这一道程序,不够松软是一定的,下次补上。

        不知道要铺线,白叠会滑动,最后聚集到衣物下方,成鼓鼓囊囊一大砣。

        不过,这难不倒敦化坊的婆娘们。

        无非再将白叠摆好,针线穿两面的布料与其间的棉花,防止再滑走。

        土办法也能解决问题的,虽然效果不是特别好。

        就连范老石,也在自家府邸的花坛位置,清理出了一片地域,准备种白叠。

        物以稀为贵。

        少量的白叠出现在皇宫、贵人府邸,那叫白叠花;

        大量的白叠铺天盖地时,只能叫棉花。

        到那时,李世民不会再以宫中有白叠为傲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进了一趟两仪殿,各衙的员外郎以上官员,有事没事,与范铮的走动也勤了起来,没人以他的出身来说事。

        李义府泪流满面:为什么本官也一样出身,你们却大搞歧视?

        哦,李义府显然忘了,范老石已经是定远将军了呀!

        连范铮自己都迷糊,好像自己跟从前没什么区别嘛!

        直到高履行把这谜底解开了:“文官中,绝大多数是儒家子弟,国子祭酒孔颖达的影响其实是相当大的,要不然你以为陛下为什么封他曲阜县公?”

        “算盘一事,孔祭酒是欠了你微不足道的人情,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伱向陛下求取纸张给坊学生读书习字,不管你的坊学算哪家学问,都触动了祭酒。”

        “所以当日在两仪殿,祭酒肯全力支持你。祭酒说话,秘书少监颜师古、门下省弘文馆学士颜相时、弘文馆学士颜勤礼,四兄弟出动了三人,颜师古大呼‘岂能视我万年无人’,纠集了诸多儒家子弟,将你一心教化的事迹说了。”

        孔、颜是几十代的交情,相互间的颜面是要给的。

        颜师古这个人,性子是有点问题,不喜欢贫寒子弟,但立身大致是没问题的。

        颜勤礼的名声相对要小一些,可他的曾孙是大名鼎鼎的颜真卿!

        他们一家,随北齐的灭亡而被西迁,耶耶颜之推于隋文帝时定居大兴县,也就是大唐的万年县,一家的墓葬都在万年县的凤栖原,也就是三兆村。

        这个村名,一直沿用到了后世。

        所以,他家说是万年人,没毛病!

        难怪当初颜相时会出面帮衬,敢情是乡党啊!

        这个词多少有点不对味,但范铮却觉得,自己的乡党,那是越多越好。

        人生在世,有几个不双标的?

        颜氏昆仲的情,范铮必须领了,别管人家初衷是为什么。

        遗憾的是,人家并不需用范铮涌泉相报,因为范铮也没那能力。

        有唐以来,颜氏一门,八代尚有余晖,可以称为罕见了。

        开国的大臣们,除了卢宽,有几个的子孙富贵过了五代?

        三代都少。

        颜氏手上没兵权,人家又不会作死,图什么从龙之功,先祖名头还大,当然不会有灾祸。

        君子之交淡如水,即便范铮心存感激,也不能立马一家家登门道谢,失格。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