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封禅诏

第(1/2)页

第213章  封禅诏

        两道诏书,从洛阳宫发出。

        《详定封禅仪诏》、《求访贤良限来年二月集泰山诏》,都有这一句:“来年二月总集泰山”。

        诏书一出,石破天惊。

        诸宰辅对此并不意外,毕竟贞观年战功赫赫。

        破突厥、擒颉利;

        犁吐谷浑,逼死慕容伏允;

        荡平高昌,增添西州。

        原本动荡不安的中原王朝,迅速成为天下霸主,论起来,皇帝也够资格封禅。

        “封”为临泰山顶筑圆坛祭天,“禅”为在泰山脚下的小丘筑方坛报地。

        大致意思,老天我阿耶,大地我阿娘,皇帝某某干成了啥大事,国泰民安,你们保佑我朝再顺利延续万万年。

        很有一种考双百分,拿试卷给家长看的意思。

        至于卷子是百分制、还是一百五十分制,看各人。

        除了神权之类玄乎的事,封禅的用意是震慑四海,看看本朝是多强大,你们再决定是否与我为敌吧。

        靡费是不小的,仅仅是修复、拓宽泰山的路,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洛阳到泰山之间的路,该拓宽、铺黄土吧?

        一路上的行宫,该准备吧?

        地方官府,要产生靡费吧?

        门下省侍中魏征,快马赶赴洛阳宫,恳请收回成命。

        又是这扫兴的老顽固!

        李世民避而不见,魏征这老倔头硬是跪在宫城的应天门外不起来。

        只能在殿内一见了。

        奉御史台台院之命,来洛阳宫东推的范铮,正好在殿内翻阅卷宗。

        洛阳宫也有皇城及各司衙门,只不过李世民召范铮入殿,正好询问一些长安的变化。

        范铮这个人,看事情的角度一向与众不同嘛。

        见礼之后,魏征直截了当举笏:“臣请陛下暂缓封禅。”

        李世民很恼火。

        现在朕还能爬得动泰山封禅,暂缓,是要朕快驾崩了再上泰山,然后学秦始皇吗?

        “朕想着爱卿的极力规劝,很不明白。是朕功劳不够高吗?德政施行得不够吗?各诸侯国没治理好吗?番邦不尊崇朕的仁义吗?没有祥瑞吗?年成不够丰收吗?为什么不行?”

        换了别人,面对这夺命连环问,还真可能乱了手脚。

        魏征这老道士,怼皇帝习惯了。

        “陛下自然功高,但老百姓没有受惠;德政当然是有,还不够涌流;诸侯国虽然治理好了,职责还没有履行到位;番邦尊崇仁义了,朝廷却无法满足其(合理的)需求;祥瑞是到了,法网还很严密;去年的粮食是丰收了,各大仓还空虚。所以,臣以为时机未到。”

        “打个比方,有人重病十年,刚刚痊愈,让他背一石米、日行百里,能做到吗?前隋之乱,又何止十年啊!”

        后面还有一大串范铮都没听懂的之乎者也。

        李世民怫然不悦。

        他半生戎马,身上的明伤暗伤无数,集合所有名医都只能暂缓那种。

        自己的事,自己知晓,十五年的皇帝,已经很难得了啊!

        真以为有人喊几声“万岁”,就真能活到万岁?那史万岁怎么说?

        李世民冷冷地扫了范铮一眼,范铮只能别扭地起身:“郑国公高谈雄辩,下官见猎心喜,努力辩一辩,权当班门弄斧。”

        “法网还很严密,这一句话,恕下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