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敦化酒坊

第(1/2)页

第226章  敦化酒坊

        敦化坊东南角,敦化酒坊。

        地已平整,窖已挖好,大灶台、大锅、大甑子摆好,从玄都观弄来的蒸馏器架好,一切都像模像样。

        大曲是北方常用的曲种,蜀黍——也就是荻粱更是常见的酿酒材料。

        如果不是得到了皇帝的默许,范铮可不敢随意用粮食酿。

        酿酒大致分三类:官酿、私酿、自酿。

        官酿就是良酝署所制;

        自酿则如魏征自酿醽醁翠涛,自酿自饮,偶有相售也数量不大,朝廷管不到;

        各酒坊则属于私酿,理论上,良酝署可以管辖所有私酿。

        在粮食吃紧的时候,良酝署可以颁发紧急政令,强令所有酒坊禁止以粮酿酒,果酒则不在禁止范围。

        借着这个便利,范铮从雍州司仓参军卜塘处,采买了数百石三年陈粮、一千石一年粮,这是走的皇帝特批。

        另外,通过卜塘,还采买了不少的秕谷。

        这东西,胜在便宜。

        陈粮、秕谷当然不是用来酿酒的,而是喂鸭子。

        酒坊之外,有个小塘子,底上抹了层水泥,灌了水之后,就是鸭子的乐园。

        小了点,聊胜于无。

        五百只小鸭子,叫声都有点让人脑壳痛,难怪后世有“五百只鸭子”的典故。

        蒸粮,拌大曲,发酵,上甑,都是杜笙霞一手指挥,范铮这几天都是干陪着,没有话语权。

        没法,总不能外行指导内行吧?

        闹笑话都不说,这失败一锅,你晓得要赔多少钱不?

        待杜笙霞吆喝结束了,范铮赶紧递上一个削了皮的鲜桃:“润润喉咙。哎呀,还是娶个酿酒世家的娘子省心,从建窖到上甑,完全不用费心。”

        杜笙霞咬了口桃子,得意地横了范铮一眼:“某些人当初还看不上呢。”

        范铮尬笑:“哪里,那是缘分不到嘛。你看,最后该是一家的,怎么也跑不了。”

        杜笙霞将桃核扔进撮箕里,范铮赶紧掏汗巾给她擦嘴、擦手,可殷勤了。

        “咦,平常不见那么上心,现在这样,是因为我能帮忙挣钱了?”杜笙霞又好气又好笑。

        “出酒了!”

        汗流浃背的汉子,用褂子一角抹了把脸,小声禀告——蒸酒,室内的温度确实高。

        要是杜笙霞不在,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光膀子了,哪怕有其他婆娘在场也无所谓。

        可杜笙霞是华容乡君,朝廷外命妇,不能在她面前失仪。

        这是个小小的不便,可相对杜笙霞娴熟的指点,可以忽略不计了。

        蒸馏器缩小的出口,滴出晶莹的液体,落到生石灰过滤层里,微微有一点反应,不多。

        生石灰的目的并不是除杂质,是除水分。

        水分会与生石灰有反应,但与酒精几乎不反应,用来除水分极好。

        前面提及的蛋,打开,分出蛋清与蛋黄,用来测试甑子的温度。

        蛋清,大约摄氏六十五度凝固变色,此时出的酒头,大约占总产量的一成;

        蛋黄,则是七十五度左右变色,此时出产的酒才是重头戏,八成哩!

        温度在八十度以上的是酒尾,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