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博闻广识

第(1/2)页

第241章  博闻广识

        至少在后世发掘的西汉凉州张掖堡遗址里,有竹笔的实物存在,被命名为双瓣合尖竹管笔。

        宋朝马永卿《嬾(同懒)真子》卷一:古笔多以竹,如今木匠所用木斗竹笔,故字从竹;又或以毛,但能染墨成字,即谓之笔。

        硬笔的材质,还有芦苇、竹批、红柳,可谓五花八门。

        其它材质,吸墨的效果略逊于竹管笔。

        “于竹简的书写而言,硬笔比软笔更便捷。”卢承庆滔滔不绝,却又言之有理,让人不得不信服。“软笔字迹优美,硬笔快捷方便,各有千秋。”

        仉熊胀红了脸,不服气地辩驳:“既然如此,为何现在没有硬笔的存在?”

        卢承庆摇头:“所以才说你不学无术啊!载体从竹简变更为纸张,硬笔的缺陷就比较突出了,容易挂纸,用力大一点,动不动就是一个窟窿眼,只能渐渐沦为配角。”

        “但是,谁告诉,现在就没有硬笔的存在了?沙州最近两年上呈民部的文牒,本官细看了一下,近半为硬笔所书。”

        “度支郎中,取你司沙州文牒甲字XX号……来,给各位宰辅开开眼界。”

        秘书少监颜师古叹息:“吏部司日后任用官员,当审慎一些。”

        话很文雅,直白的说就是,别什么歪瓜裂枣都往秘书省塞,丢人!

        就算你想冒功吧,麻烦事先打听清楚。

        卢承庆的博闻广识真不是吹的,记性一等一,连卷宗号都一字不差,度支司的文牒奉于殿中,任宰辅们观看。

        程咬金看一眼文牒,“啧啧”两声,转头看向仉熊,眼中满是怜悯。

        吴黑闼实在看不下去了:“伱个响马,你是武将,又不是文官,看个什么鬼?”

        程咬金一腆肚子:“难道你就不是响马?老程虽是武将,内秀!”

        满殿的哄笑声。

        程咬金不满地嘀咕:“本来就是嘛!来,华容开国县男,你说说,老程是不是内秀?”

        范铮缓缓摇头:“卢国公哪是内秀啊!就一个字:秀!”

        程咬金得意洋洋地笑了。

        硬笔与软笔的书写方式迥异,别说程咬金不是真正的草莽出身,就是真不通文墨,也能够分辨出其中的差别,仉熊的夜梦就成了真正的鬼话。

        范铮暗暗庆幸,自己从来没想到拿这些东西邀功,要不然,啥时候像仉熊一般撞得鼻青脸肿都不知道。

        李世民微微奇怪:“为何沙州之地,会依旧用硬笔?”

        卢承庆应对如流:“沙州处于边远地带,纸笔之物难得,自制也不易,索性依旧用硬笔,倒也减少纸笔耗费。就连沙州的寺庙,都有用硬笔抄佛经的。”

        敦煌文书有两万多页的硬笔书写内容,含佛经、文学、书信,可为卢承庆之佐证。

        其中还有西夏时期的硬笔文书,可见硬笔到宋朝并未完全消失。

        这一下,再无人能辩驳了,卢承庆用他丰富的知识储备,镇压得仉熊无话可说。

        神授,成了一个大笑话。

        李世民虽然不言不语,仉熊的未来却已经定下了。

        秘书省,他是再也呆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