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烽火次第

第(1/2)页

第361章  烽火次第

        辽东克,烽火举,次第传至定州。

        这是贞观天子与太子约定好的信号,拿下辽东则烽火传讯。

        这也是烽火另类的用途了。

        坐镇定州的李治喜极而泣,令幽州及时输送粮草,并安置送来的俘虏。

        顺便吐槽一句,《旧唐书》中,李治是在定州监国,那些对李世民征辽东有异议的,烦请不要说“太子从长安奔定州接驾”的无知话语好吗?

        非要黑,拿出出处来,哪本书、哪卷,而不是凭着喜好胡言乱语。

        非要拿外番的书来辩,就问一句:你是外番人吗?

        白岩城是小城,依山傍水,四面险峻,偏偏卡在大唐前进的路途上,处闾近支孙伐音也是个厉害人物。

        李世勣令投石、箭矢攻击,白岩城凭借万兵也极力还击,双方有来有回,右卫大将军李思摩还中了一弩箭。

        倒霉娃,一辈子就没这上几天好日子。

        李世民带着一干文武,转到伤兵营,看到李思摩咬着汗巾,身上的伤口流着暗红的血,身边的女医工正手忙脚乱地配药。

        范铮看了一眼女医工,有些面熟,好像是经常与冯一纸、姜茯苓共同出现的。

        虽然封建王朝常有女人不随军的说法,可平阳昭公主的出现,把这番悖论直接堵住了。

        唐朝女性地位高于其他王朝,平阳昭公主居功至伟。

        太医署的品秩虽然不高,出场频率却高,各军各卫时常有他们救死扶伤的身影。

        李世民执李思摩之手,一脸激动:“大将军为大唐鞠躬尽瘁、身负此伤,朕岂能置之不理?”

        在众人愕然的目光中,李世民低头吮创口,吸败血而弃之。

        医工执着竹角,手足无措,范铮轻轻使了个眼色,医工赶紧放下竹角。

        吮败血不是错误,当年天下大乱时,此法也救了不少人。

        但……

        现在没必要了啊!

        吸败血、脓血之类的,自春秋战国就有角法,即用牛角拔火罐。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就已经记载了以兽角治疗痔疾的方法:“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顷,而张角”。

        严重怀疑黄巾军天公将军张角的名字,与这角法有关。

        隋唐,渐渐将牛角改为竹角。

        罐改陶制,约在清朝时期。

        范铮轻轻摇头,这就是纯技术官吏的短板了,他们知道如何做事,却不知道如何作秀,皇帝要收买人心,你还能拦着不成?

        别说是皇帝吮血无害,就是李思摩因此死了,那也得先成全皇帝名声!

        李思摩双目含泪,不知道是感动的还是害怕的,应该是前者吧!

        终于到血色正常了,李世民才移开位置,医工迅速涂酒精、上药、包扎,动作流畅,一气呵成,就是李思摩痛得泪水直飙,面容扭曲,汗巾都差点咬破了。

        女医工轻笑:“忍一会儿,酒精药劲过去了,就没那么辛辣了。”

        取水漱口之后,李世民问道:“酒精好用吗?”

        女医工回答:“禀陛下,没有酒精,伤兵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