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反了他了!

第(1/2)页

第401章  反了他了!

        左卫大将军阿史那杜尔徙左骁卫大将军,依旧兼任鸿胪卿。

        “臣阿史那杜尔禀陛下,焉耆国主龙突骑支为郭孝恪所擒,西突厥处般啜立薛婆阿那支为王,不服王化;龟兹国于郭孝恪击焉耆时,其国主苏伐叠遣兵相助安西,唯苏伐叠死后,新王(俟利发)诃黎布失毕失臣礼。故,臣请伐之。”

        “疏勒国主裴谦,西带葱岭,胜兵二千,俗奉袄神,自贞观九年来,岁岁贡良马,当勉之;于阗国胜兵四千,事袄崇佛,贞观六年遣使送玉带,贞观十三年遣子叶护尉迟玷入侍长安,当抚之。”

        李世民抚须而笑:“西突厥阿史那欲谷设逞威,朕立乙毗射匮为可汗,乙毗射匮向大唐求亲,朕诏割龟兹、于阗、疏勒、朱俱波、葱岭五国为聘礼,西域尽归大唐矣。”

        阿史那欲谷设虽自立乙毗咄陆可汗,却从未得到大唐的承认。

        连续挑战安西都护府,都被郭孝恪揍了回去,阿史那欲谷设的威信降得极低。

        掉转枪头的阿史那欲谷设,西破米国(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之南),夺了财帛人口,未按规矩分给麾下,泥熟啜擅取财物被他处死,致使人心不平。

        泥熟啜部将胡禄屋袭击阿史那欲谷设,其与部众失散,退于白水胡城。

        乙毗射匮被大唐立为可汗,众叛亲离的阿史那欲谷设逃往吐火罗。

        至于李世民的诏令,有点霸道。

        咳咳,咋地,扶持你上位不要本钱?

        焉耆没有在五国的范围,是因为郭孝恪既然攻破了焉耆,貔貅李世民自然视为囊中之物。

        朱俱波在《旧唐书·突厥·下》提了一嘴,在《旧唐书·西戎》没有记载,在《唐会要》记录:朱俱波,在葱岭之北二百里,胜兵三千人,其俗崇饰佛法,文字同于婆罗门,西与渴盘陀为邻,去瓜州三千八百里。

        贞观十一年,朱俱波入大唐朝贡。

        葱岭国,《旧唐书》上找不到不是?

        朱俱波毗邻的渴盘陀就是葱岭国,也名羯盘陀,国都在后世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县城东北。

        至于在《新唐书》上查找西域诸国,准确度不高,谁让宋朝连陇右都尽失了呢,自然不可能查访到相关的资料,有些东西写出来就失真了。

        对比东女国就知道了。

        《新唐书》:东与吐蕃、党项、茂州接,西属三波诃,北距于阗,东南属雅州罗女蛮、白狼夷。

        好嘛,从川到新,够狭长的。

        《旧唐书》: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白狼夷。

        治史之人不识地理,难免出笑话。

        兵部侍郎韩瑗举笏:“此次出兵,应横扫西域,尽剿不臣。依兵部计算,至少需十万兵马,且应发相应数量的铁勒诸部兵马相助。”

        发铁勒兵马,并不是大唐真不能多出这十万人马,一是要表明宗主的身份,让蕃邦相随,也跟着沾一点好处;二是要相应削弱一点各部的实力。

        左骁卫大将军、鸿胪卿、毕国公阿史那杜尔被任命为昆山道行军大总管,与安西都护郭孝恪、司农卿杨弘礼率五军,下辖:伊州刺史韩威、右骁卫将军曹继叔、沙州刺史苏海政、尚辇奉御薛万备、民部仓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