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敦化坊的人口

第(1/2)页

第403章  敦化坊的人口

        昆山军的粮草运送,无须范铮操心,毕竟司农卿在昆山军中呢。

        司农丞相里玄奖负责转运粮草,体现一个不务正业。

        玩笑话了,其实以相里玄奖的出身与能力、资历,即便一个少卿之位也没太大难处,不晓得他为什么一直没晋升。

        相里干也是,蹲在左候卫长兄的位置,坚决不肯挪窝。

        往安西这一路都是陆路运输,备运车不够使用,征发了无数民间车辆,役使了无数民夫。

        民部有明确规定,每丁岁役二旬,闰年加二日。

        有事加役,加十五日免调,三旬则租调全免。

        也就是说,正役共加役,不得超过五旬(零二日)。

        然而,规定是规定,现实是现实,很多规定写出来便只能糊在墙上,没法实施下去。

        更何况,还有一些出来就是为了害人的规定。

        即便按单程三个月算,来回半年呢,大约十八旬,超出的十三旬谁来干事?

        大约会有人觉得简单,于凉州等地更换役夫不就行了?

        秦州,户五千七百二十四,口二万五千七十三;

        渭州,户一千九百八十九,口九千零二十八;

        兰州,户一千六百七十五,口七千三百零五;

        凉州,户八千二百三十一,口三万三千三十;

        甘州,户二千九百二十六,口一万一千六百八十;

        肃州,户一千七百三十一,口七千一百一十八;

        瓜州,户一千一百六十四,口四千三百二十二。

        哪个州承担得起数以万计的民夫抽调?

        即便贞观年整个陇右的人口稍稍恢复,也负担不起这样的役使。

        所以,魏征当初谏李世民放弃西州,也并非全无道理。

        役使加雇佣也是一个办法,奈何卢承庆跟李世民一样的貔貅性子,蠲(juān,抵扣、减免)明后年的租庸调可以,要民部掏钱不行!

        这个时候,韦曲及诸柜坊的买卖就来了。

        价值一贯的蠲符,五百文收了,你就说卖不卖吧?

        即便民夫明明知道熬上一两年,蠲符的到手的利益能翻倍,可眼下要活着啊!

        指望熬过年去,家境好一点的当然无所谓。

        问题就一个,家境好的能去当民夫吗?

        然后以范铮之类的外人看来,开出蠲符的民部,难免与柜坊有沆瀣一气之嫌。

        总而言之,越穷的刮得越狠。

        范铮也不知道,民部那么抠抠搜搜的干嘛,又不是没钱,从辽东带回来的缴获都足够让民部上下脑满肠肥了。

        相里玄奖告知范铮之时,范铮只能泛起无力感。

        顾不了天下,也顾不了万年县,范铮也只顾得敦化坊。

        反正,敦化坊是一丁不出,有本事你让酒坊关闭了呗。

        大约是在敦化坊撞得鼻青脸肿,万年令钮德文居然不再针对敦化坊,倒让范铮奇怪了一把。

        “要庸就有,要役没得,即便是明府在此,本官也是这么说。”

        有钱就是豪气,宣义郎陆甲生大大咧咧地开口。

        敦化坊的役,全部以庸相抵,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