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反省

第(1/2)页

第415章  反省

        苏定方明显是被刻意闲置了。

        从贞观四年之后,苏定方就没打过像样的仗,几乎都是在操练翊卫,隐隐有大虫未出柙的势头。

        即便他较程咬金之流的老将要稍微年轻一些,可岁数也真不小了。

        苏定方的娃儿苏庆节,比范铮小不了几岁,都快要出国子监了。

        这样一名大将,李世民是留给下一任皇帝使用的。

        这种“留给下任”的做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对于被闲置者却恶意满满。

        要是一个运气不好,本朝就病亡了,向谁喊冤去?

        或者,久不受重用,意志消沉下去,又当如何?

        至于薛仁贵,征辽东回来便从白身晋为从五品下游击将军、正六品上云泉折冲府果毅都尉,后又迁右领军卫郎将,拔擢得太快不说,自身也需要沉淀。

        一般而言,中郎将、左右郎将俱存,单提“郎将”二字,往往说的是中郎将。

        亲府、勋府、翊府并存时,往往默认为翊府。

        也就是说,火线提拔的薛仁贵已经是正四品下翊府中郎将,与苏定方平起平坐。

        老实说,苏定方气量狭隘一点的话,指不定能给薛仁贵下个绊子。

        这事,门下省给事中刘仁轨后来可真玩过。

        “太子记住了,苏定方可大用,薛仁贵还稚嫩了点,需要磨砺一下。朕简拔他为右领军卫郎将,固然是爱才,却有揠苗助长之嫌。”

        李世民在两仪殿中提点李治。

        “朕施政十九年,大唐由弱转强,继而雄踞天下中心,武功自不用多说。”

        “文治方面,还是略有不足。西南只是羁縻而不能转化为经制州,固然与大唐重心西移、全力争夺西域有关,却也与西南山峻水险、民风彪悍有关,更与吏治有关。”

        “为君者,当心中有数,臣子的劝谏,合用则取,不合则弃。量刑俱可使,唯生死事大,朕每思及卢祖尚、张蕴古,犹觉当时意气用事了。”

        刘洎在九泉之下哽咽,他竟然没提我啊!

        当然,冤杀之事,李世民只是说说而已,当真你就年轻了。

        反省归反省,该提刀的时候,李世民可不会有丝毫手软。

        “结发夫妻最为难得,你与太子妃当携手白头,莫宠妾灭妻。”

        李世民重重敲打了一番李治。

        屁大个太子内宫,开始闹宫斗了,朕的后宫,寝取了多少仇人女,也不曾鸡飞狗跳。

        太子妃王氏的地位不稳,在于她无所出。

        貌美多姿的萧良娣,不甘屈居于下,时不时在李治身边邀宠,顺带说两句太子妃的闲话。

        偏偏李治本身与太子妃的感情并不是太深厚,自然也懒得维护王氏的威严,越发导致萧良娣觉得胜券在握,下一步就是极乐。

        李治与王氏的姻缘,本就是联姻,与皇室、太原王氏有关,与他本人的关系并不密切。

        但是,又有几个皇子不是如此呢?

        真以为想娶谁就娶谁?

        日久生情这句话,并不是绝对的。

        太子与太子妃,保持了一个相敬如宾的姿态,在皇帝与王公大臣眼中,是绝妙的良配。

        可是,履合不合穿,只有自己的脚知道。

        对李治而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