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杖一百

第(1/2)页

第441章  杖一百

        太极殿。

        吵吵嚷嚷是永恒的主题,时不时加上程咬金插科打诨,气氛总体是好的。

        老实说,李世民的心情能调节得过来,老响马功劳不小。

        只有李世民自己知道,程咬金看似胡闹的举动,究竟救了多少大臣的命——莫以为当了皇帝,天策上将的脾气就没有了。

        “陛下,臣程咬金状告雍州衙门,他们说老程擅杀官私牛马!臣不服!臣杀的就是自家的牛,与官私无关!”

        长孙无忌无奈抚额。

        这泼皮,《贞观律》中关于牛马的空子,让他钻了个遍。

        “官私”两个字,当然是包含自有的,可程咬金死活不认,就一口咬定牛是自家的,与官私无关。

        就是那么不讲理,反手将雍州直接告了。

        李世民啼笑皆非:“卢国公,时下吐蕃、吐谷浑、党项八姓都不时有牦牛、犏牛送入长安两市贩卖,你为何执着于黄牛?”

        牦牛、犏牛因为无法长期适应大唐诸地的气候,无法成为耕牛,只能当肉牛,宰杀烹食是不违律令的。

        黄牛、马、驴、骡等品种因为能作为生产力,当然是要保护的。

        程咬金嘟囔着:“只有黄牛香嘛。”

        哄堂大笑。

        程咬金喜食牛肉这嗜好,连皇帝都无可奈何。

        李世民叹息:“雍州官吏所为,并无过错,卢国公就莫记恨了。罢了,朕就下慈旨,特准你每月宰杀两头黄牛打牙祭,莫为难下面的官吏。”

        “臣谢陛下隆恩!”

        程咬金回班,步履轻快得像个少年。

        你永远不知道,吃货为了口腹之欲,有多努力。

        中书令马周出班:“党项羌拓跋氏、野利氏、费听氏三部,称遭遇了雪灾,存粮不足维系,盼以犏牛、牦牛、黄牛、马匹、驴、羊易麦子,请陛下定夺。”

        拓跋氏诸羌,只是大唐的羁縻州,故而不是如经制州一般直接向大唐要粮,榷采才是正常现象。

        当然,羁縻州的榷采,铁定要比番邦便利得多,价格上也会有一些优惠,否则人家凭啥羁縻?

        粮这东西,你说它缺,其实还有很多地方富余;

        你说它不缺,冷不丁闹出点灾荒来,让人手忙脚乱。

        “着剑南道调余粮以榷采,民部负责操持。牛、驴、羊,可任由剑南道先取。”

        李世民绝不承认,自己也馋牛肉了。

        牛让剑南道先取,自然是因为剑南道有不少地方还是高寒地带,牦牛、犏牛在那些地方是真可以当劳动力的。

        在大唐,口腹之欲还是要让步于耕作。

        至于马,那就必须归朝廷了。

        即便张万岁把陇右诸牧监经营得风生水起,大唐的马匹缺口还是很大的,挽马、乘马、耕马,都需要补充。

        还有一个用意,是以党项羌的马匹,改良日益退化的马种。

        大唐每年耗费巨大,从吐谷浑、西域、突厥、铁勒引进相当数量的马匹,就是为了保持自给马匹的优良性。

        这是张万岁极力强求的,连李世民这个一向强横的皇帝都只能勒紧裤腰带,努力凑钱采买番邦马匹。

        没辙,谁让张万岁养马就是厉害呢?

        “臣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