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可有意换一换衙门?

第(1/2)页

第449章  可有意换一换衙门?

        汤仪典口若悬河地解说堆肥、发酵的要点,连田十在内,都听得聚精会神。

        屯田司具体的事务,是田十这独一无二的员外郎负责奔波。

        事务繁忙的屯田司,品官就一个郎中、一个员外郎、主事二人,余者非吏即流外官。

        有两名屯副在一旁窃窃私语,被田十狠狠踹了两脚,顿时闭嘴,认真听汤仪典煽情。

        “暴风骤雨,时任京苑总监的少卿,穿着草履、披着斗笠,从芳林门外一步步走来,虽风雨、残枝、泥泞,亦不能阻止其步伐……”

        这样的歌功颂德,初听还是很震撼的。

        但是,千万得注意,可以煽情,不要牛皮。

        牛皮一旦被戳破,很丧人心的。

        田十轻咳了一声:“本官知道,或许有人疑心此事真伪,但本官可为证,此事一字无虚。”

        八百余屯副的惊讶声,让范铮感觉颇为受用。

        谦虚……个蛋,范铮当时是真冒着暴风雨来做事了,可不是来摆姿势。

        对天子、太子、上官,或许还需要装一下斯文,假巴意思谦虚两声,对一群低级官吏就没必要装了。

        这个时候,笑而不语就是最俊的姿态。

        以增产为目的的农事官,还是比较纯粹的,一个在危急时刻能同甘共苦的上官,自然获得了他们发自内心的尊重。

        不知是谁带头,屯副们尽皆面向范铮,身子微躬,叉手一礼。

        范铮含笑,叉手回礼。

        之后,汤仪典的解说,屯副们更加认真倾听,偶有疑问也是一些细节的操作,远远超出了田十的预期。

        这就是敬衣冠与敬人的差别。

        田十站在范铮身侧,落后半步,唇齿轻启,声音低得只范铮可闻:“上官可有意换一换衙门?”

        咦,这话不对劲啊!

        工部侍郎虽品秩略高,却大致与范铮是同一级,没资格提这话;

        工部尚书阎立德,瓜田李下,他不会提及此事,范铮也不可能过去;

        皇帝没那么无聊,太子不喜范铮与阎氏有交集。

        范铮轻笑一声:“便是换了又如何?还是在上佐打转转。”

        范铮已经站在上佐的顶尖一层,即便挪动也是些许品秩,没什么意义。

        “阎尚书之弟,主爵郎中阎立本,上官是认识的。近日,阎立本将右迁刑部侍郎。”

        田十轻声说完,跟上诸屯副的步履。

        话是不可能说尽,留一些余地才引人遐想。

        阎立本与阎立德并称,在建筑、绘画上天赋异禀,在贞观年始终冲不上宰辅、尚书这一等级。

        术有专攻,阎立本如果呆在将作少匠、工部侍郎的位置,大约无人能掩其风采,即便是亲兄长也不行。

        刑部侍郎嘛,范铮只能表示呵呵,阎立本能萧规曹随就不错了。

        将作少匠的位置,李道裕已经腾出来了,田十背后的人还不能让阎立本一步到位,差评。

        或者说,出手之人,根本不明白阎立本的长处与短处。

        这样的人物,即便有当年李泰滔天的权势又如何?

        田十的话,从侧面证明,大唐的宗室可没那么老实。

        说不定,连天天斗鸽的彭王李元则,都有点啥想法,毕竟人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