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新官上任

第(2/2)页

不是处决的刽子手,这是刺史的仪仗队。

        典狱十四人,专门动刑罚、打板子的问事八人,衙门公用的白直二十人。

        从九品上市令一人,丞、佐各一人,史二人,帅三人;

        仓督二人,史四人。

        从八品下经学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学生六十人;

        正九品下医学博士一人,助教一人,学生十五人。

        所有人都参见堂官,最重要的是记住这张面孔,别傻乎乎的冒犯了。

        就这,还是冗官现象轻微的大唐了。

        换成冗官严重的朝代,人数至少得翻倍。

        再加上郑县、华阴县的官衙,大概吃公饭的人数就得四百余至五百,以八万八千八百三十口庶民计算,大约二百人养一官吏。

        一些后世的数据是唐朝官民比1:2927,范铮估摸着没那么夸张,大约没把吏役算进去。

        至于那些说吏是靠官养的说法,不说是无根浮萍,你也得看时代差异。

        再说,官身上的俸禄、俸料什么的,最后不都得摊到庶民头上?

        比如说范铮的三十二名白直、十五名执衣,相应的朝廷要给他仆役补贴一百二十贯,这钱范铮是凭空生出来的么?

        羊毛,总不会出在狗身上。

        下马威就不必了,谁敢冲范铮龇牙,范铮不介意送他去姚州之类的地方镀金,拜一拜太阳神。

        “六曹如旧,诸事由治中督办,别驾掌总。非紧要事务,不必呈本官案头。”

        这安排,让州衙多数官员喜出望外。

        不怕上官外行,就怕上官外行非要逼死内行,明明耗子都没养过一只,还信誓旦旦地教庄户养猪——八戒养成白骨精。

        汤仪典笑得像朵菊花,一下子就成了手握大权的关键人物啊!

        唯一面色难看的,是长史闾丘不言。

        范铮这一番没毛病的安排,只言片语就夺了他的权限。

        汤仪典督六曹,贲狐掌总,他这个长史就靠边站了?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本身在上佐中,长史与治中的职司是交叉的,可以相互替代,谁也挑不出刺来。

        后来治中改名司马,成了地方上专门安置党争失败官员的闲职。

        什么“怪来调苦缘词苦,多是通州司马(元稹)诗”、“江州司马青衫湿”就是这么来的。

        对于范铮这号游手好闲的人来说,巴不得越闲越好,甚至想学李义府叫一声巴适。

        可对于有强烈掌权欲望的闾丘不言来说,这比杀了他还难受。

        偏偏他连点诉苦的地方都找不着,信不信跟谁说都被唾弃?

        咋,你脸大,上官都不配你迎接了?

        范铮走了一趟折冲府,倒不是为显威风,而是要让折冲都尉、果毅都尉、别将、长史、兵曹参军、校尉们,都认清自己这张脸,别到时候自己急令,人家来一句“不认识”。

        有这个流程,日后真有调不动的兵马,别怪范铮先斩后奏。

        不管怎么说,华州折冲府还挂了一个“华州”的前缀。

        折冲都尉周乙戈带折冲府队正、队副以上,出了辕门,整队相迎,姿态放得极低。

        正四品上上府折冲都尉,没必要在从三品刺史面前如此谦恭。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